阅读记录

第81章 泰州学派[1/2页]

寒门小郎君 蒸汽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句话落在任何人的耳朵里,都是大言不惭的不自量力,给他台阶下了却不下来。
      姚公门生脸色不善,忍不住又要训斥赵庆的给脸不要脸了,已经开始蹬鼻子上脸。
      姚公却是摆了摆手,坦然笑道:“你应该知道,老夫是泰州学派的宗师之一,在朝堂上有不少的门生故旧,拜在了泰州学派门下以后在官场上也就有了泰州学派官员的照顾。”
      大雍王朝的学派众多,有关学、洛学、闽学等学说,大体上却是理学和心学之争,泰州学派是心学的重要学说之一。
      京州提学官掌管整个京州的教化,以及贡院科考,这名官员正是泰州学派的门人。
      当年与姚公一起在王心斋门下求学,两人都是王心斋的衣钵弟子。
      这便是赵庆一直苦求的官场关系,只要拜在了姚公门生,本来只是来自乡下的一名穷书生,立即就有了拜访京州提学官的资格。
      每年主管科考的主考官,也有各自的学派,为了提高自家学派在朝廷里的声音,通常都会有意无意的提拔自身学派的门生。
      从县试的案首开始,每一次科考基本上都是理学子弟或者心学门生,像赵庆这般没有任何师承的白身,能够考上县试已经很不错了。
      想要获得县试案首几乎不可能。
      在关学文风大盛的州府,县试案首、府试案首通常都是关学门生,已经成为了大雍王朝科举考试里的一种惯例。
      由于小汴京的繁华,又是水陆交汇,还沟通着市舶司,可以看到各家学说的读书人,没有出现一种学说独占一县一府的景象。
      赵庆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拜在姚公门下的泰州学派,除了因为本州的提学官是泰州学派宗师。
      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泰州学派比起关学闽学的学术氛围轻松得多,门生弟子之间大多比较和睦,不像其他学说的门生弟子存在着钩心斗角。
      赵庆回头看了一眼贺先生,像他这般寄情于山水放弃科举,不拜在任何学说门下,悠闲自在。
      就连赵庆都免不了羡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他做不到像贺先生那般与世无争。
      赵庆坚定的说道:“学生知道姚公在漕水书院担任教谕,除了日常的四书五经教导以外,择优选择了一些秀才拜在泰州学派门下。学生虽然没有秀才的功名,却也想拜在泰州学派门下,继往圣之绝学。”
      赵庆前面说了那么多话,没有让姚公门生对他有半点的好感,在他说出继往圣之绝学以后。
      姚公门生全都陷入了沉思,只是简简单单几个字,让在场所有的姚公门生反反复复不停的咀嚼。
      这四个字说出了所有泰州学派门生的心声,姚公门生喟然长叹。
      “不愧是能够说出儒释道是三家店铺的赵庆,小汴京诗会的魁首当之无愧,这一句话在本秀才心里甚至超过了三家店铺的言论。”
     

第81章 泰州学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