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怡菡是东凛国人,必然平时会有书信往来,如果将她遇到的事情,书信回去,怕是不好了。
“而且……”慕容浅月笑着说,“公主毕竟是聪明人,如果在太后那边受了委屈,怕是会让英王府……不宁的。”
敢在太后面前这般就前往的人,真的是不多,偏偏慕容浅月是独一无二的那一样。
太后也算是听进了慕容浅月的话,这脸色就更加的难看了。
太后素来护短,当初觉得对皇位毫无争强之心的英王,为了替皇上分忧而娶了公主,那已经很是委屈,如果再让端木怡菡在英王府作威作福,那还了得?
“依你看,怎么办?”太后问着慕容浅月。
慕容浅月笑着说,“母后又逗女儿了,当然是请进来,请王妃坐坐就好。”
太后抬了抬手,就示意身边的嬷嬷去办。
天啊,慕容浅月竟然是在慢慢的左右着太后的心绪,这令太后身边的宫人,相当的不安啊。
不过,你又挑不出慕容浅月的理来,慕容浅月从来都是温和待人,对他们这些宫人都是相当的体恤。
慕容浅月每每进宫来,都是带着两位嬷嬷和两名宫女,身边都不会再带着自己原来的丫头,而且嬷嬷们对她更是赞口不绝,竟是挑不出错来的。
如此的一位小姐,自然是得罪不起的。
此时,端木怡菡走了进来,一抬头便看到了慕容浅月。
果然,她进不来,正是因为慕容浅月的缘故。
“母后,女儿去那边抄经了。”慕容浅月适时的退下,给太后和端木怡菡交流的机会呢。
太后微微点了个头,真的是觉得慕容浅月特别的懂事。
慕容浅月其实是身无长物,最大的优点就是耐性足,总是能够陪在她这个老太太的身边,毫无怨言呢。
端木怡菡瞧着慕容浅月避开,便向太后敬茶说话,一副好孙媳的样子。
“公主来了也有些时日了,可是习惯?”太后对端木怡菡说话,那是相当的客气呀。
慕容浅月在只隔了一道帘子的暖阁中抄经,自然是将这边的对话,都听得一清二楚的。
“自然是习惯,多谢太后关怀。”端木怡菡不曾听出这称呼上有什么差异,只觉得太后温和。
“唉,你一位养尊处优的公主也不容易,千里迢迢来我朝和亲,想必是念家的吧。”太后继续说道。
端木怡菡感觉到太后的“关怀”,心中甚是感动,甚至觉得自己以后可以经常进宫,取代慕容浅月在太后身边的位置。
“东凛国离此境并不遥远。”端木怡菡忙道,“而且,孙媳也时常与亲人书信,不觉孤单。”
端木怡菡所说两点,无非是想要让太后宽心,证明她在这里过得很好。
但是落到了太后的耻中,却成了别有居心之言。
两国并不遥远,所以一旦开战,那是直逼京都。
端木怡菡时常与东凛国皇室书信,谁知道字里行间会透出什么秘密来,要知道,英王可是皇上最宠爱的皇子之一,必是知道许多国之机密的,如若被端木怡菡窃了去……
“你是王妃,以后处理王府事务怕是不容易。”太后道,“哀家赏你两位得力的嬷嬷,以后护你在右,助你处理府中事务。”
端木怡菡惊喜,觉得这是得了太后的恩赐了。
要知道,太后身边的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外派的了。
嬷嬷一旦外派,就等于有了半个自由身,可以和亲人时时团聚,自然也会尽心尽力的帮着太后做事。
太后的用意实在是明显呀,就是想要让她们看管着端木怡菡,不要让端木怡菡做出越了规矩的事情来。
“天色不早了!”太后对端木怡菡下了逐客冷,“你先回去吧。”
端木怡菡起身告退,但临走时竟然还忍不住扫了慕容浅月一眼。
岂有此理,她都要离开了,慕容浅月竟然还不来送着她,真的是目中无人。
端木怡菡在离开以后,却不知太后感慨道,“可见,是一个极不懂礼貌的女子,东凛国派着这样的女子来和亲,可见是不安好心的。”
慕容浅月抿唇一笑,如若和亲的女子太聪慧,自然就是别有心居,但是如果太愚笨,那就是扰他们的清净的。
“就是的!”嬷嬷附和着,“她自以为是公主了不得,这在走时,都没有向县主禀退呢。”
要知道,慕容浅月可是端木怡菡的长辈呢,实在是没有礼貌。
“母后,这都抄完了。”慕容浅月向太后笑着说道。
在慕容浅月收笔时,太后便道,“你也乏了,把抄好的经书送到佛堂去,就出宫休息吧。”
“是,母后!”慕容浅月恭敬的屈膝,就由着宫女抱起了抄好的佛经,离开了太后宫中。
只是啊,她很快被端木怡菡堵了个正着。
第111章:提防公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