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她还能有谁?
只是儿子孙子都和她是一家的,惹急了万一她和儿子闹腾咋办?
所以老两口对于大儿媳的做法一直是敢怒不敢言。
李英子看着姥姥的表情,不用问也猜出了个大概。
这是很多老人的悲哀。
年轻的时候努力挣钱把孩子拉扯大,大了又得拼了命的攒钱给儿子娶媳妇儿。
以为娶完媳妇儿就没事儿了?
还得养孙子呢!
哪有那么多的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大多数还不是一把屎一把尿的伺候小的,伺候完小的还得伺候大的。
该干的农活家务活一样也不能少,自己少干了儿子就得多干,哪舍得啊!
等到孙子也长大了不需要伺候了,是可以歇下了,但也没用了。
人一旦没了用处,也就没了尊严。
手里握着点儿钱的还好,真心也好假意也罢,至少还有人愿意围在身边端个茶倒口水。
就怕是辛苦一辈子一分钱没留下的好,
儿子嫌累赘,儿媳妇儿嫌碍眼,就连孙子也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谁愿意回家陪那糟老头子和糟老婆子呢。
敢发脾气吗?不敢。
稍微摆个脸色,儿媳妇儿就受不了了,和儿子闹,家里鸡飞狗跳,最后儿子来一句,“你们就不能让我过过舒坦日子?”
还敢闹吗?再闹儿媳妇儿带孙子回娘家了!
虽然知道左右还是会回来,可还是不得不服这个软!
闺女呢?闺女去哪了?
闺女嫁人了!嫁了人就是外人了!
李英子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
“姥姥,那这钱我就收下了,不过,算是我替您保管,您要是有用钱的地方就跟我说,不够了我来补。”
老太太见李英子把钱收下才松了一口气,接着就说她该回去了。
来的时候是李富贵赶着驴车把她拉来的,所以很快就到了。
可回去肯定是指望不上李富贵送了,她只能自己走回去。
年纪大了,有着一段路怕是要一个多小时,还是早点出发吧。
李英子执意要留姥姥吃饭,老太太见推脱不过,就说了实话。
“你姥爷还在家等着我回去做饭吃呢?”
“什么?大舅母不做饭吗?”
“你姥爷牙不好,你舅母做的饭太硬他嚼不动。后来我们就只好在屋里新砌了个炉灶。每天自己煮些粥面条的,吃的倒也自在。”
自在什么呀?
想来大舅母也不可能多给老两口粮食,光指着队里每年分的那点粮食,也就将将不至于挨饿!
李英子气愤归气愤,但毕竟老两口现在还和大舅他们过,她一个外孙女,是没有过问的权利的。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短时间内她也没有能力把他们接过来,而且就算她想让姥姥姥爷跟着她过,他们都未必会同意。
不过,她也确实要加快赚钱的节奏了,只有自己够强大了,才能照顾好身边的人。
第四十九章 很多老人的悲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