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01章 801 平惹非议[2/2页]

乱世绝壁 倦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门亲事,知晓了这事后,卢旷情绪非常低落。
      就为这事,卢政还写了书信让人千里迢迢给卢谌送去,这也算卢家的一件喜事了。
      儿女亲事暂告一段落,随着叛军残余被四方官军剿灭后,也到了论功行赏的阶段,在曲阿剿灭苏逸,韩晃,张健余党一战中,卢政一军贡献是最大的,这也算卢政方面军倒霉,因为叛军置身后郗鉴军而不顾,一个劲的冲击他这个方向,双方血拼于平陵山,最终在卢政军顽强的防守下,叛军未突破重围,为后来的郗鉴军,王允之军夹攻赢得了时间,并在平陵山全歼叛军,苏逸等人被当场击杀,苏峻之乱正式结束。
      这次围剿,卢政并没有率军参加,而是派遣了卢炫领军,这也算他知耻而后勇,扬眉吐气了一会,他倒是成名了,可这一仗,死伤达到了五千余,因为这样,卢政上表……上表的意思就是,仗打完了,国家是不是该论功行赏,而且由私人办公事,各种费用是不是该实报实销了?
      卢政上表的内容都是靳月华拟定的,话说得比较直白,就是叫国家拿钱。
      上表之前,卢政就知道这事没那么顺当,很快,王导马上做出了回示:国家正值多难之秋,正是百废待兴之时,身为国家之臣,更是应该镇之以静,才能群情即安.……国家有难,有识之士当八方援助……一篇长文洋洋洒洒的给卢政回了过来,不仅不能报账,王导最后的意思还想叫他出钱。
      卢政表现得相当的愤怒,他狠狠地把竹简扔在地上:“不封赏也就罢了,可我下面千千万万的将士命丧沙场,到头来还要我镇之以静,早知道这样,我出兵打个狗屁.……什么国家,还要我们掏私人的腰包?”
      卢政的一众夫人都来了建康,见到卢政发火,赶紧开始劝慰.……这话要是传了出去,难免会被小人做文章,这年头可是盛产小人的时代。
      其实关于卢政的封赏,朝廷是众说纷坛,功过都有,但是不好的却是一大堆,比如孔孟之道,表现得是相当的差,文学造诣也是不入流,脾气也不好,还自以为是,除了在军事上有些作为外,政绩上的贡献几乎为零,更有王舒暗指卢政与苏峻是一丘之貉等等。所以其他人大多都封赏完毕,就卢政还是一个平东将军的称号。
      卢政想辞官归会稽,做一个衣食无忧的大地主,又遭到婉娘的坚决反对,婉娘由此暗地里和庾文君联系上了。
      在庾亮时期还好,经此一劫,庾氏的权利已大不如前,朝权交回了王导,如今还多了一个陶侃,庾亮已经由明面上转为地下,所以庾文君也很难办,不死心的婉娘又私自派人去联系陶侃,做的这一切,卢政本人并不知情。
      怨气归怨气,卢政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还是委婉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提议,比如兴办学校,建立考试制度,吸纳人才等等,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亦鼓励民众经商,并建议与大成互市,一道说明了互市的好处云云.……
      卢政这些提议一交上去,就犹如地震一般的引起了各朝臣们口诛笔伐,不是士族们傻,而是他们太聪明了,他们会想不到兴办学校这些?他们是不愿意那些贫苦人家来瓜分这块大蛋糕,民间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他们不想底下有人来撬动自己的基石,说白了就是人性的自私。
      门阀们集体抵制的同时,陶侃却是非常佩服卢政,因为至少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提出来。

第801章 801 平惹非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