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些时候,城家刚刚得到帝国皇帝的赏赐,带着本就不多的族人来到这块荒僻之地。
这里距离西边的王城距离极远,而要往东的话,则更是有兴天岭山脉横亘。
兴天岭,乃是帝国东西之间最大的阻碍,山林之中凶虫猛兽何其多,而且处处都是坚硬山石。
除了极少数在战乱时候躲进山中避免战火的人,诺大的兴天岭之中,便只剩下了野兽和灌木草树。
即便是帝国局势平定下来之后,也没有人愿意进兴天岭中居住,原因无他,只因为要在兴天岭中修建城池,实在是难如登天。
在诺大的山岭之中,找不到一处宽广平地,住在其中的人也大多是以打猎为生,配合在山脉上稍微松软些的地方开辟出的细小农田,种些粮食为生。
要谈修建城池,并非易事。
自然,以帝国的机甲之力,若真要建立城池,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只是在兴天岭中建一座城,恐怕要比在兴天岭之外建一座城多费上好几倍的功夫。
而且兴天岭中交通不便,生活上也十分的困难。这种险峻地势也与其他国家无有接壤,不用担心外敌之患。
自然,在帝国征服附近小国之后,在帝国以北,已经没有什么可对帝国构成威胁的国家了。
帝国的心腹大患乃是南方的长水之国。
这样一来,兴天岭自然也没有了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于是帝国便暂时压下了对兴天岭的建设。
正是因为这般举动,才导致了后来兴天岭成为山贼叛军等祸患分子的藏身之地,甚至一度成为反叛分子的根据地。
在经过了许多风雨之后,帝国方才派遣了一名家族在兴天岭靠中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城池,以作震慑。
此话已表,无需再提。
只是在那之前,因为帝国对兴天岭的不重视,使得整个兴天岭中都没有多少人来往。
恐怕在兴天岭西段的采石工地,就是整个兴天岭中最为繁华热闹的所在了。
这也不过得益于帝国建设需求而已。
那是蒙受皇恩来此建城离族的城家那位先祖,任他有何本事,恐怕也没有想到兴天岭之后会有这般发展,唯一一条连接帝国东西部的道路,便是在兴天岭之中。
而天下平定之后,老百姓劳心生活,选择经商之道的人也逐渐增多。
既有市场需求,那么便是这兴天岭,那些商人也会走上一走。
而随着之后善城的落成,兴天岭之中的匪患减少,往来其中的商人更是大大增加。
帝国东部乃是整个帝国之内唯一靠海的地方,从那里可运来不少海中打捞起来的海货,还有各种珊瑚珍珠,虽然不及长水之国的产品,但是在神爱帝国之内,已经是难得的好货。
而从帝国西边,可以购买到许许多多的西方各国的珍美货物,也是东边极为罕见的。
所谓经商之道,无非是取有余者卖与不足之地。
这话虽然对于拥有固定店铺和田地的商人不是绝对,但是对于行商,却是真理。
&n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上位者不可能只因为爱就对百姓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