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这次自然也不例外。所以一大早吴锦凡两口子还有两个儿媳妇就都起床了,现在正在家里等着姚坤他们。
姚坤把车直接开到了舅舅家门口,舅舅和舅妈还有两个表嫂上车后,就直接开着车去新寨村。
到了新寨村他们才知道李秋琴跟梁小和已经回来了。
这时候杨玉梅也起床了。
杨玉梅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儿子陈家毅也已经快上小学了。
女儿凤仙现在已经上小学二年级,小姑娘长得那个漂亮,简直就把杨家三朵金花的长处全都继承下来了。
不过现在两个孩子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都在拉小村小学读书。
改革开放以后,二宝爸养起了鱼。他把自己家附近的四亩水田改成了两个养鱼塘,一个养起了鲤鱼和草鱼,一个养起了沟里的小鱼。
拉小村周围几乎全都是整山整片的竹林和树林,那条从山上下来的泉水,到山下汇集成一条挺大挺深的水沟,成了拉小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源。
这条沟里的小鱼很多,这种鱼最大的不到二两,最小的不到一两,可是味道鲜美,一直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所以现在村里至少有一半的人家养鱼,养的都是这沟里的鱼。
因为这沟里的鱼再多,也不可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把沟里的鱼放到鱼塘去人工养殖,产量就会成倍的增长。
现在拉小村也是今非昔比了,不仅很多人家养起了鱼,村里还正筹划着准备建一个矿泉水厂,矿泉水厂一旦建成,整个村就会提前进入小康。
当年旺小山和陈二宝曾经把这里的水取样拿到省城化验,化验单一出来就把他俩乐坏了,因为这条山泉水完全达到了优质矿泉水的标准。
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旺小山想在拉小村建矿泉水厂的愿望没有实现,现在终于水到渠成了,他的愿望也眼看就要实现了。
随着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二宝爸改变了原先的打算,决定不去新寨村跟儿子儿媳享清福了,就在拉小村搞发家致富。
不过老两口住在拉小村为免太闷了一点,所以就硬是把孙女和孙子都接到他们身边住,让两个小宝贝在拉小村小学上学。
现在陈二宝和杨玉梅可以说有三个家了,一个家在公社大院里,大院里新建的一栋宿舍楼分了一套两室一厅给他们。一个家在新寨中心小学,一个家在拉小村。
再说姚坤把玉芬他们送到新寨村中心小学后,就开着车和水莲一起去镇上买菜。
玉梅起床洗漱完毕后,就和大姐玉芬一起拿着菜篮子去地里摘菜。
玉兰和大表嫂韦小云还有二表嫂张桂香在厨房里忙碌,第一件事就是把今天所需要用的柴全都用斧头劈好。
这劈柴的活本来是应该由老爷们来做的,可是姚坤去镇上买菜了,旺小山和陈二宝也许到下午才能回来,所以这本来应该是老爷们干的活,就只好让她们几个老娘们来干了。
按照这一带的习俗,梁小和跟李秋琴今天是什么也不用做的,他俩就一个任务,那就是跟着杨成安和吴秀芝,在学校的大门口专门负责迎送亲朋好友。
第353章 一定要还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