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计划[1/2页]

重生之不再是老赖 润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康给迪尔又打了个电话。
      刘康对迪尔说:“原来苏联的影响力很大,整个东欧都属于他的影响范围,
      现在被北约拉拢、分化的几乎没有多少了,
      再整个传统的势力范围内,南斯拉夫的地理位置是最重要。
      我认为拉拢和扶持南斯拉夫符合俄罗斯和中国的利益。
      这个你可以和你的父亲以及俄罗斯的高层商量,再派人去和南斯拉夫的领导人接触一下,
      可以以成本价给他们先进的武器,
      可以让他们聘请我们的雇佣军团,
      当然,如果他说没钱,可以租借给我们一个港口。
      中国和俄罗斯是,一条战线上的伙伴。
      只有齐心协力,才能面对美国和北约的打压。
      但是我们又不能直接参战。
      只有运用这种方法,把美国和北约托在南斯拉夫和中东地区的战争泥潭中。
      然后我们两个可以获得经济和军事上的发展时间。
      我相信俄罗斯的退役军人很多,你们国内的工作也不好找,
      我们可以大肆的扩张雇佣军团。
      我个人在捐献一个亿的美金,用于发展雇佣军团的人数和质量。
      经过我们的推算,像像波罗的海三国,包括乌克兰等国家,将来都会被北约拉拢。
      这样就有可能威胁到俄罗斯的战略纵深。
      所以你回去一趟,把这个事情讲清楚,
      一定要获得国内的支持。
      我们再联合一些其他国家的同学,
      尤其要团结中东地区的国家,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要加深。
      让他们用石油换你们国家先进的武器,
      我们默默的进行计划,一定要把米国和北约困死在这两个地方。
      这样对你,我两国的未来发展会很重要。
      我们的和平集团下一步要进行更深入的经济扩张。
      有了钱,有了人,有了军队,有了相应的武器,完全有可能实现这个战略。”
      迪尔说:“你说的我都懂,但是我要商量一下,毕竟这个行动太大,会有危险。”
      刘康说:“可以,我等你的回话。
      你记住了,我们的目的和利益是相同的。
      北约国家解肢了很多的社会主义国家。
      他会慢慢的推进到俄罗斯的边境。
      这一点我相信你们的战略家应该能看得到。”
      迪尔说:“那我明天就飞回去,先和我父亲说,然后看看能不能让我父亲和高层见面?
      我个人是非常愿意的配合的。”
      刘康说:“好吧,商量一下,这关系到20年后,你们国家是否在这个星球上前列。
      我们国家也要实现民族复兴。
      各自努力吧!”
      迪尔挂掉电话以后沉思了一下,就打电话回国内,要求和父亲见面。
      刘康没有去管这些,现在资金充足了,他就要开始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首先,第一步研发无人机系列和军用设备系列。
      这个可以和中科院合作。
      从米国、俄罗斯购买他们先进的设备,进行仿造和研发。
      第二步,国内企业的扶持。
      刘康想到了利用申城的卫视。
      可以举办《我是梦想家》这样的栏目,
      筛选一下好的项目进行投资,
      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国内品牌的建设。
      第三步,就是要打造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一个教育集团。
      不说要求每个人具备君子六艺。
      至少能够,培养一批中坚力量,爱国力量。
      第四步,要改变一下社会风气,经济建设为中心不错,
      但是经济是要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精神文明建设绝对不能松懈。
      可以让申城卫视成立一个《好人好事》栏目,
      讲述一个个平凡的人,他们怎么样为这个社会做出的贡献?
      还有启动中华脊梁园,或者华夏功勋殿。
      把我国的5000年历史中出现的一些民族英雄,一些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纳入这个园区之中。
      让所有的中小学学生都去参观学习,让他们从历史上找到自己的偶像。
      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读书。
      要让他们知道和平来的不易。
      要让他们知道如何感恩和回报这个国家。
      第五步,实施能源计划。
      刘康知道未来澳洲的铁矿和中东的石油是重点战略物资。
      第六步就是要进行快速的扩张。
      加快集团的全球化战略。
      这个就需要快速的布局,现在东南亚经济萧条。
      创业成本是最低的时候。
      第七步,想办法和俄罗斯,乌克兰,以及德国成立一些重工业的公司。
      可以让国家参与,把工业强国放在首位。
      二战时期的小日本,就是因为工业比较强,所以,无论是枪械还是坦克或者是航母,飞机都比国内强。
      这个就需要我们如何弯道超车。
      刘康把这七个计划写成了计划书,
      拿到了张教授的小院和他商量。
      张教授看完以后沉思了一下,说:“可行,我和他们商量一下,如果可以的话,国家也参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计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