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顾念就起床了,简单梳洗一番。
村里赶驴车的柳大爷,每逢周日就会带着村里人去市集。
顾念还特意写了一封信,说她在这里过得有多苦有多苦,让家里接济接济她。
如果她不写信的话,家里可能来信,就是问她要东西。
毕竟上次唯一收到的信,就是说姐姐结婚了,让她送些东西回去。
“顾知青,你也去县里呀?”
“是不是你家里给你寄了东西啊?我看你们这些知青几乎每个月都要往县里跑,每次都拿着大包裹。”
顾念坐上驴车,笑着和他们解释,在她眼里,家丑不可外扬,只是相对而言的。
于是她就简单地说了说家里的情况。
听到顾念这话,有人说道:
“是吗?人人都说城里好哪,我看哪有我们乡下好,可以种点菜。”
“像是我们的地瓜呀,红薯呀,然后野菜啊,吃完全可以吃饱呀。”
“现在东西多贵啊,住在城里样样都要花钱。”
“我上一次去城里买布料,价格好贵啊,完全比不上我们的老粗布可以穿很长时间。”
说完又示意,别人看自己身上的衣服。
“这就是我上次从百货大楼买了布料做的衣服,你们看怎么样就是看着好看,但是不耐用呀。”
看着众人夸赞一番,她才露出满意的神情。
儿子在城里上班的大娘就反驳道:
“哪有?城里的工人,人家的工资完全够得上一家吃喝。”
“哎呀,你们是吃不了葡萄就说葡萄酸。”
语气中的得意扬扬令车上其他人感觉好讨厌。
有一个儿子在城里上班,了不起呀。
是呀,了不起。
有人不服气的说道:
“城里人结婚都要有三转一响,你儿子在城里说不定会给你娶一个城里媳妇,有钱买三转一响吗?”
说话的大娘,理所当然的被瞪了一眼。
这个时代,如果结婚,有三转一响,就很值得被人称赞。
三转主要指的是手表,缝纫机和自行车,乡下人有其中一件,嫁女儿的人家都很满意。
一响主要是指收音机,可以听新闻,听歌。
每一样都很贵,而且就算有钱,没有票也买不到。
顾念全程保持沉默。
一路上,驴车慢悠悠地走着。
早晨,天气很凉爽,时不时出来一缕清风,令人心旷神怡。
今天是周日,县城的人还是挺多的,许多村民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到县城。
这年头,做生意是一种投机倒把行为,是会坐牢的。
但是也不是完全禁止的,村民可以拿着鸡蛋,粮食等去供销社那里换钱。
顾念交了驴车钱,首先就去了邮局寄信。
突然看见邮票,虽然不是后世很值钱的猴票,但是也有一定收藏价值。
于是顾念把喜欢的邮票都买了下来。
工作人员也见怪不怪,因为有很多人都喜欢收集邮票,虽然面前的女孩子很年轻。
花了她二十块钱,简直是一笔巨款,都能算得上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寄完信又去偷偷摸摸去了黑市,这次她还特意带了一个面纱,把自己的脸包裹的严严实实。
看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第15章去黑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