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闻言抬头道:
      “那你俩最近都没事了?”
      “正好去建材城,买几捆电线回来。”
      宋雨不悦的瞪他一眼:
      “你自己没长腿?”
      “让两个孩子逛逛公园看看电影多好…”
      沈青青总算把嘴里东西咽下去,连忙接口道:
      “雨姐,没事,前几天都逛过了”
      “现在正闲着没事,刚好去买材料”
      老周也是一阵无语,他们的房子,自己买个材料还不行?
      于是两人把老周采购的活给接了下来。
      每天早上送多多去幼儿园,傍晚再接回来。白天有空就去工地转转,有什么需要的两人就开车去采买。
      老周也从杂事里解脱出来,全力投入到工程监理当中。
      自打周余和沈青青接手采购,建材的花费又进一步上升。
      水管、电料,但凡有两个以上的选择,那绝对是挑好的、贵的下手。
      还好不论两人再怎么高标准,这也只是座五百多平的私宅。
      按现在的进度和花销看,只算主体的话,即使再怎么堆材料,一百多万也差不多。
      即使加上庭院和外墙,和房屋内部豪华装修。也就是两百几十万。
      不出意外的话,能够完工入住,总花费会锁死在三百万以内。
      这种既悠闲又充实的生活,两人才过了三天,就接到老于的电话。
      船舶的改装已经进入尾声,问他俩要个船名。
      新船取名可是件大事,当晚全家召开取名大会,集思广益,征集一个最佳的名字.
      “叫大鱼号!多多最爱吃大鱼”
      多多的意见被第一个否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数学老师的船呢。
      “船是你俩的,还是名字各取一字,叫青余号吧!”
      不得不说宋雨这女性思路很不错,就是字选的不太好。
      青鱼黄鱼也太没气势了。
      还不如神舟号靠谱呢。
      老周就比较看中气势,张口就建议叫个“巨鲲”号。
      名字不错,就是听起来有点耳熟。
      周余拿起手机一通按,立刻查到同名的。
      “爸,这名字不行,不太吉利,您看看…”
      老周接过电话一看,合着清朝就有船叫这个名了。
      江南造船厂出产的,中国第一艘鱼雷艇。
      这条船后来的命运不得而知,不过满清的水师,似乎最后都沉了…
      周余和沈青青也各自想了几个,一家人想了十多个名字。
      最后还是周余的意见得到高票赞同。
      计议已定,周余立刻回电老于。
      “于哥,新船就叫‘渡鸦号”
      老于得了准信,第二天就安排给新船喷上船名。
      有了船名,老于立刻申请船检。
      又过了一天,船检证书也出来了,从头到尾只花了十几个工作日。
      按说新船送审,周期没这么快。不过这款船型,那家破产船厂早就出过一艘。现在只能算小改款,不论是图纸还是实物,审核只是走个流程。
      有了船舶检验证书,周余和青青立刻到船厂找老于。
      老于送佛送到西,除了检验证书,还给他俩出具了发票、建造合同等一系列相关文件。
      这已经是两人第三次买船,轻车熟路之下,没用两天,就把所有相关证件都办理下来。
      从所有权证书到手的一刻起,两人就成为了这艘新船合法的主人。

第195章 渡鸦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