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诶呀,你别磨蹭,我用无人机看到海鸟群了!”
      “青青,你真棒!”
      周余一把方向,朝东南全速前进。
      他都没想过无人机还能这样用。
      在海上,无人机可以飞出极限信号,15公里都不会失控。
      这个距离发现点什么真的不稀奇。
      然而开出去没十分钟,就听到沈青青沮丧的声音:
      “糟了,无人机要没电了!”
      这款djimini3pro续航34分钟,遥控距离再远,回不来也白搭。总不能侦查一次就直接放生吧。
      “没事的,青青”
      “咱们碰碰运气。”
      “我相信大海母亲会站在咱们这边。”
      还好武陵人号并不是从后方追逐鱼群。而是彼此呈60度角的拦截。
      除非鱼群掉头或者转大弯,否则遇上的可能性并不小。
      十多分钟后,无人机落到甲板。
      沈青青拎着无人机和遥控器走进驾驶舱。
      “周余,我来开。”
      “我对鱼群的方向还能记个大概。”
      这话相当有道理,周余乖乖的让出驾驶座。
      先把无人机充上电,然后拎起拖网船就往外跑。
      即使鱼群方位估算有误,靠着一千米的探查距离,也能多少纠正一些。
      哗,水花飞溅。
      拖网船破浪而去,朝着发现鱼群的方向一路搜寻。
      十分钟不到,一个黄花鱼群出现在感应圈边缘。
      周余浑身一震,竟然真的找到了!
      他抬头一望,果然东南天际有一片乌云盘旋。正是一大群海鸟在扑食。
      “青青,左转五度,全速前进!”
      沈青青大喜:
      “你找到鱼群了?”
      “你往最左边看。”
      沈青青依言转头,立刻发现了鸟群。
      两人都开心坏了,又发现一个找鱼的好办法。
      片刻之后,武陵人号已经拦截在鱼群之前。周余正在一张一张的抛下钓网。
      武陵人号三停三起,把三张钓网铺设到鱼群正前方。
      两人心里有数这一把,妥了!
      如果单纯是黄花鱼,这一波并没有太大搞头。
      和昂贵的大黄花不同,小黄鱼是我国四大海产经济鱼类之一。
      什么是经济?你看经济航速就知道了。经济就是便宜,是省钱。
      就那平均巴掌长的个头,搞个几百条也没啥意思。
      不过天上既有鸟群捕猎,水里也必然有大鱼追杀。
      现在钓网已经设好,就等着大鱼咬钩了。
      沈青青此时也从驾驶舱出来,朝鸟群的方向遥望。
      鸟群就如一团黑烟,朝着武陵人的方向滚滚而来。
      三分钟,鸟群跨过了第一张钓网。
      五分钟,鸟群越过了第二张钓网。
      八分钟,鸟群越过周余和沈青青的头顶。
      最后一张钓网的浮标,全部激烈的颤动起来。
      十分钟,鸟群已经渐行渐远。颤抖的浮标也慢慢恢复了平静。
      周余和沈青青相视一笑,这一波,赢了!
      吊机开动,钓网被一尺一尺的拉出水面。
   &n

第104章 无人机立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