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事其实主要是王之涣在管,他们也只是在大理寺内留守,或者是管其他案子罢了。可是萧夕的言行,却让他们觉得,即使自己不负责这件案子,也能从一些事情上帮助他们,而且,还能很好的帮助他们。
      大理寺卿也在这里,闻言便对萧夕说道,“王妃请放心,丛老大人当初对老夫也有提携之恩,如今他家幼子受难,我必当竭尽全力,为他申冤!王妃尽管查,大理寺便由我坐镇。”
      大理寺卿一席话,才算是真的安了众人的心。而且,说起来,大理寺受丛家恩惠的,又岂止大理寺卿一人!
      萧夕谢过大理寺卿以后,便对王之涣说道,“王大人,今日我打算去一趟丛家,不知王大人可曾去过。”
      “去过一次,但是并没能查到什么。”王之涣如实答道。
      “如此,我们就再去一次吧。”萧夕建议道。
      白燕婉则是一直在一旁关注着萧夕和大理寺诸人的对话和对白。在心里暗自对比,如果是自己的话,能不能像萧夕这样,做到进退得体,还能不让别人有厌烦的情绪。
      答案是不能,她并没有萧夕这份稳重,同样的话,即使由她说出来,也没有办法达到八成的效果。
      白燕婉并没有因此而对萧夕有什么不好的看法,相反,她反而有点心疼萧夕。她自己会这样,是因为老王妃的宠爱,但是确实也是跟京都大臣家的小姐也相差不远。
      可是萧夕却比她们懂事太多,其中原因,也只能是因为萧夕之前生活的并不好,让她不得不自己成长。
      王之涣见白燕婉对萧夕的态度,感觉有些好笑,却也心里一动。对于萧夕这个只是名义上占着安王妃名号,却连娘家都没有的女子,京都不少大臣家眷,都是表面上毕恭毕敬,实际上却是不屑。可是白燕婉身为安王府的人,却还能这么对待萧夕,足可见她心性。
      一行人心思各异的到了丛家。递上拜贴,便被迎了进去。
      萧夕几人先去见了丛老大人,丛老夫人已经病倒多日了。
      萧夕向丛老大人行过礼以后,便是道歉,“因为晚辈一家跟人的恩怨,而连累的丛老大人一家跟着遭难,晚辈心里实在愧疚。虽然晚辈无能,但是安王要晚辈向丛老大人保证,无论在不在这半月之内,都一定会找出真凶!也绝不再让丛家人遭受此等事!”
      丛老大人本来半眯的眼眸,微微睁大,片刻,叹息着说道,“安王,安王妃有此心,老夫心领了。来人,带安王妃去见四郎。”
      目送着三人离开去见丛家四子的背影,丛老大人一直强撑着的镇定,突然就有了些许破裂,“查吧,查吧,查出来也好,查出来也就安生了。”只是,萧夕和白燕婉站在一起,让他恍惚以为见到了曾经的京城双姝,或许只是年纪大了吧。
      三人一路上无话,心里却都在想着,丛家四郎是哪一位,为什么跳过前面的兄长,直接让他们来找丛家四郎。而且,似乎是在萧夕说过那一番话以后,才刚刚决定的。

第1511章 申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