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收了那毛票,转身就走了。
余安向那人道谢。
“没事儿!”那人笑道,突然低着头盯着余安手上拎着的皮箱问道:“这可是温城货,你很有眼光!”
余安一愣,托了托皮箱,“你怎么知道是温城货?”
那人笑了笑。
余安看着那人问道:“你似乎不是北方人,有些南方口音!”
那人一愣,笑道:“你竟然听出来了,我之前在那边长大,这几年才回来,后来还去过东北这口音都杂了!不过你这只箱子,我们村里人做的!”
余安一愣,“你是温城人?”
那人笑笑,“不算全是,我爷爷奶奶在那边,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
余安正好想打听温城那边的情况,也就跟那人攀谈起来。
“自从改革开放的政策出来之后,我们那边可真是见到了阳光,以前都偷偷摸摸的,如今终于光明正大,对了,我临走的时候,听说县里还要给我们村里人发私营业主准可证呢,有了那证,咱们做生意可就光明正大了!”那人说道。
余安与那人越说越投机,眼看着税校那一站就到了,她还不想下车,也就问那人道:“你能不能借我两毛钱,若是有机会,我一定还你!”
那人一愣,笑了笑,从口袋里摸出两毛钱来。
余安没有下车,继续与那人攀谈,那售票员翻着白眼,又过来要票。
“你到哪里?”余安问道,“说了半天还不知道你名字呢!”
“金叶贵!”那人笑道,“我今年二十五岁,应该比你大才是!”
余安喊了一声金大哥,补齐了车票,打算坐到金叶贵的站头。
金叶贵脸色红了一下,可能是误会余安的意思了!
“金大哥,我其实一直想去温城看看,却一直没有机会呢!”余安赶紧解释。
金叶贵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说起温城的一些事情来。
“我前两年到关外去插队,这去年才回到温城,一回到村里就觉着这氛围跟我走之前可是完全不一样了,村里人三五家凑在一起成一个小作坊,有的做皮鞋,有的做集成线路,还有的做拖把、暖水瓶,还有的做铝制校徽和塑料饭菜票,反正市场上缺什么,咱们就做什么,咱们温城人聪明,也不吝啬劳动力!老少女人在家里做,男人就挑着担子四处卖货,远的还到过首都呢,反正哪里有需要,咱们就去哪里!”金叶贵说道,“你这皮箱,就是我前次带来的货,这一瞧着,还挺亲热!”
余安没有想到丢钱包还能碰到这么大一个机遇,立刻要拉着金叶贵去吃饭,好好的谈笔生意。
金叶贵一笑,“你现在可是身无分文,拿什么请我吃饭?”
余安尴尬一笑。
金叶贵嘿嘿一笑,拿出身上的纸笔来,写了一个地址给余安,“你若是真的想要货,你明天这个时侯来这个地址找我吧!”
余安接过,点点头,“我明天请你吃饭顺便还钱,就这么说定了!”
153因祸得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