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混沌铃(2)孟兰节[1/2页]

北宋幽冥录 大宋小道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二、孟兰节)
      时值七月十五,解夏日。
      汴京城,界身巷,齐云楼。
      五娘与墨明、棋妙正闲坐在后院凉棚下纳凉,凉棚上郁郁葱葱的藤蔓,取自姑瑶山上的若木神树,一年四季苍翠欲滴,棚内更是清爽怡人。
      五娘熬制了香薷饮、荔枝膏,早先用冰块镇了,适才恰好有一盘卖的货郎路过齐云楼门口,棋妙赶忙跑出去,又与那货郎买了些樱桃煎、嘉庆子、狮子糖、巴榄子、林檎干等果子零嘴,就着冰镇的糖水饮子一同食用,倒也是至味清欢、人间值得。
      墨明近日手不释卷地研读《抱朴子》一书,倒是颇有心得,便对五娘和棋妙道:“晋人葛洪所著之《抱朴子》真乃奇书矣!《内篇》中写的这些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虽不尽然,但他以区区凡人之心,竟能悟得我道家玄妙至如此境界,真真是难得!”
      五娘歪躺在藤椅上,微微点头道:“此人不仅悟道有成,还精通儒家学说,他在《外篇》中论人间得失,讥刺世俗,讲治民之法;评世事臧否,主张藏器待时,克己思君;论谏君主任贤能,爱民节欲,独掌权柄;又论超俗出世,修身著书等,可谓是词旨辨博,饶有名理啊!”
      棋妙此时已吃饱喝足,显出本相蜷缩在五娘身侧,小狐狸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好奇道:“哎,什么书竟这么神?给我看看!”说完,便跳到案上,舔了舔爪子,一本正经地翻阅起来。
      不一会儿,小狐狸开始嚷嚷:“哎哟,不行不行,这密密麻麻的字儿看得我脑仁疼。看不了,委实看不了。”
      五娘揽过小狐狸抱在怀里,抚了抚她的头,道:“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你可知何故?”
      小狐狸懵懵懂懂地摇了摇头。
      墨明想了想,道:“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栗;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正是如此呢!”五娘点头赞赏道。说着又低头对着小狐狸道:“你呀,不要一天到晚只知道瞎混,该像墨明那样多读点书,对你悟道修行可是大有益处。”
      小狐狸嘿嘿笑道:“这字啊,真真是跟我没有缘法!”说完,她好似突然想起什么,匆匆道:“哎呀,差点给忘记了,今儿绯绿社在桑家瓦子有演出。这个戏班子近来在汴京城里可是红透半边天了,听说戏班中有个角儿,那张脸真是扮什么像什么,宛若天生。不说了,我得早些去瓦舍里占个靠前的好位置才行。”
      说罢,小狐狸便匆匆往外跑去。
      “叮铃铃——叮铃铃——”,小狐狸一蹦一跳,响起一阵清脆的铃铛声。
      五娘听到这铃铛声,扭头一看,原来是小狐狸前爪上戴着一个铃铛。
      那铃铛制式简约古朴,上面篆刻着昆仑特有的祥云图案,看着倒是有些眼熟,应是上古之物,眼神一闪,忙问道:“棋妙,你爪子上的铃铛,哪儿来的?”
      “昨日跟墨明一起在巢云阁盘点时发现的,我瞧着喜欢,便戴了。掌柜的,我先去了。”小狐狸着急去看戏,说完这句话时,便一溜烟不见了踪迹。
      小狐狸出了界身巷,便沿着潘楼街往南一路奔去,桑家瓦子便在这街南之处。
      瓦子的北面不远处是

混沌铃(2)孟兰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