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不可代,时不可违。——《黄帝内经素问》
(一、雅集)
仲春十二日,绿枝红葩,芳菲盛开,是为百花生辰,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世人谓之花朝节。
期间汴京城中的幽人雅士,多去金明池、琼林苑这些皇家林苑中赏花游春,赋诗唱和,点缀着春日里的清明上河图。
宣和四年,汴京,界身巷,齐云楼。
因昨日棋妙念叨着州桥炭张家的茶饭好吃,五娘今日便起早做了百味羹、三脆羹、玉棋子、旋索粉这几样茶饭。
待棋妙和墨明下楼时,五娘这厢也刚把茶饭摆好了,招呼道:“正打算叫你们俩起床吃早饭呢,快过来趁热吃。”
棋妙看见这几样茶饭,双眼放光,现了狐狸原形“咻”的一声就从楼梯口一跃而下,蹦到了餐桌上。
小狐狸尝了一口百味羹,味道竟比州桥炭张家卖的还要好吃,开心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头微微仰着,就要往五娘身上蹭。
五娘笑道:“你这哪是狐狸精啊,分明就是一只贪食的饕餮。”说着摸了摸怀里的狐狸头,“可别蹭皱了衣服,今日还要去赴夏筝娘子的雅集呢!”
墨明也坐下来开始吃那三脆羹,他见五娘今日穿着桃叶绣的淡绿色褙子,绿石榴罗裙,随云髻上斜插着一只碧玉簪,清新雅致,仙肌玉骨,甚是好看。问道:“这夏娘子前些日子陷入金宝枕的菩提梦魇中,如今想来已经无恙了罢?”
五娘道:“应是无碍了,正好今日去雅集上看看她。”
雅集,以往是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古有西晋石崇的\"金谷园雅集\",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雅集\",唐朝王勃的\"滕王阁雅集\"等,今大宋文风兴盛,都城中人皆好雅集。
花朝节时,贵家仕女最喜郊游雅宴,邀上几位闺中好友,游春野步,遇名花则设席藉草,以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宴幄,于亭边流水处烹茶对吟,传花令、抽花签,赏花扑蝶,饮酒赋诗,落花满天飞,拂了一身还满,醉倒于花下,似要将这满城春色都收入雅集中。
棋妙一听有雅集,便笑道:“那我就不吃那么饱了,留着肚子去雅集上大吃大喝。”
五娘扶额:“那你还是多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吧,宋人的雅集讲究淡雅,花下行雅,重点可不在这吃食上,还记得前朝司马相公在洛阳组织遗老会的时候就定下过规矩,鸡鸭鱼肉不过五碗,蔬菜水果不过十二碗。”
墨明有意打趣棋妙:“说不定夏娘子更为淡雅,席间只准备了三白饭呢!”
棋妙一听,耳朵竖起来,故作淡定地问道:“什么是三白饭?”
五娘笑道:“这三白饭就是白盐、白萝卜、白米饭呀!墨明你莫要逗弄她,再说下去棋妙一会儿就不跟我去雅集了!”
安远门永宁坊,西园。
仲春景色明媚,花事方殷,夏筝便把雅集设在西园之中。
这西园原是驸马都尉王诜之第,他曾邀请过大文豪苏轼、黄庭坚、秦观、晁无咎等人**于西园,时人画为《西园雅集图》,米芾、杨士奇又都作了《西园雅集图记》,传为文坛之不朽盛事。
五娘带着棋妙到达西园时,夏筝已布置好了场地,正忙着招呼大家在水渠两边列席而坐。
五娘和棋妙在就近的位置坐下后,环顾四周,只见奇花美木,苍茂郁秀。园中布置大都是依势造景,浑然天成,几乎看不出人工斧凿。眼前的水渠,引的是五丈河中的活水,精巧别致,九曲回肠。
棋妙悄声在五娘耳边问道:“我看今日在场的这些小娘子,大多都是汴京城中的豪门贵女,她们等下是不是又要吟诗作赋啊?”
五娘亦悄声答道:“嗯,雅集嘛,肯定是饮酒赋诗的,不过今日恐怕还有别的花样!”
棋妙好奇道:“吟诗还能有什么花样?”
五娘指着水渠上游道:“你看方才四司六局的人来来回回,手上端的酒杯都是木制的,这种酒杯小而轻,底部有托,可浮水而行。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
第九个故事:牡丹怨(1)雅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