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央着五娘去厨房煎炒烹炸,提前备下寒食节的美食。
五娘拗不过她,便依照着宋人习俗,也给棋妙和墨明做了些“寒具”。先是和了面团,炸了些麻花和馓子,这些油炸的食物耐存放,吃的时候也不用加热,极为方便。
后又想起去年寒食节棋妙从大相国寺庙会上打包回来的焦?,其形状颇像糖葫芦,甚是可爱,便用糯米粉、面粉和麦芽糖和在一起团了些小圆球,过油炸熟后再用竹签子串起来,卖相倒也不差。
三天不能动火,若光紧着棋妙吃油炸的东西,五娘怕她上火,便想着还是要再准备一些蒸制的面点。
寒食节本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那位被晋文公烧死的名士介子推,都人为了应景,用面做枣饣固飞燕,又唤“子推燕”,于清明节当天用柳枝串起来挂在门楣上,以示念念不忘介子推的高风亮节。这“子推燕”做起来也不难,将和好的面团捏成燕子的形状,蒸熟后嵌之以红枣,软糯松软,非常可口。
棋妙今日倒是难得起了个早,头上梳着飞仙髻,穿着蔷薇隐纹罗衫,下身是一条丝绢素裙,外头罩了件孔雀妆窄缎镶边的粉色绫褙子,甚是明艳俏丽。她跑到厨房,跟在五娘身边为她打下手。待“子推燕”快要蒸熟之际,棋妙闻到了枣饣固飞燕的香味,便放下手中的木柴,笑嘻嘻道:“好香啊,五娘,我替你尝尝这蒸饼可还香糯。”
五娘笑道:“可不敢劳你大驾,去年也不知是谁,说好要留三只‘子推燕挂在齐云楼门口的,结果墨明柳枝还没折回来,这燕子却不知怎的先飞到你那肚子里去了……”
棋妙不好意思的撒娇道:“五娘,你亲手捏的燕子,我若不及时吃了,待将它们挂在门上,定然会化作呆头燕飞走了的,岂不浪费?”
“好啦好啦,还贫嘴,小心烫啊”,五娘拿出两个“子推燕”放在盘里,递给棋妙:“也给墨明拿一个去。”
棋妙接过刚出炉的热腾腾蒸饼,烫的左手换右手,嘴里哈着气含糊不清地说:“墨明在前厅柜台后看书呢,最近天天在看那篇什么《桃花源记》,念叨着如今世风浮躁,追求享乐,远不及桃花源中的民风淳朴。五娘,我看灶台上还剩一些麦芽糖,干脆你再给我们做几个饧糖韵果吧,人物造型就捏成桃花源中的人物,我要那个武陵渔夫。”
“哦?难道棋妙也想如那武陵渔夫一般误入桃花源?”五娘问道。
棋妙盯着那碗麦芽糖摇摇头:“那倒不是,我是想着要捏个渔夫出来,怎么着也得大半碗麦芽糖吧?”说完,便窜到前厅给墨明送蒸饼去了。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五娘似是想到了什么,只见她搅起一股麦芽糖,在糖纸上慢慢地勾画着,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呵,桃花源,这么久了竟还没有被世人遗忘,说起来倒是许久不曾去过了……”
不多时,糖纸上出现了三个活灵活现的小糖人儿。
第一个故事:桃花源(1)寒食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