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跟大家说一下的。”
里正走到人群中,周围的人纷纷让出一道圆来。
听他开口,人群逐渐安静下来。
“咱们大南村祖祖辈辈靠着种地生活,收成虽然不错,但总比不上隔壁的小南村和大一村,他们村一个离府城近,一个在县城边上。这两年西北战乱纷繁,朝廷征税加重不说各家男儿几乎都出了一个上沙场,种地一年比一年辛苦,我这做里正的,都看在眼里……”
陈里正陈铭感慨万千,底下的村民动容了。
是啊,各家的儿子,相公,孙儿,在西北死的死伤的伤,有些更是至今杳无音信。
“实不相瞒,各位。姜家五房一家已经在府城找好了活计,开了一家食肆。”陈里正说道。
“什么?!”人群一下惊呼开,纷纷议论开来。
他们知道姜仁有点闲钱,但在府城这种大城做生意,那必然不只是有点闲钱,还得有人脉。
人群里,姜乐安表情复杂。
他想到了李慧娘母女三人,断亲半年多,姜仁这一房就带着他们一家人上府城发展了。
他想不明白是李慧娘母女三人运气好遇到一直藏着掖着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姜仁两口子。
还是姜仁可以在府城开店,与李慧娘三人有什么必然关联。
就算有关联那又如何?
姜乐安自嘲的笑笑,他念过书,中过秀才,有读书人的傲气。
就算府城开店与李慧娘母女三人关联,他也不可能巴巴贴上去。
这边陈里正不着痕迹撇了一眼犹自陷入沉思的姜乐安,他从杨氏口中得知发现爱玉果能做冰粉的法子,是姜礼礼。
若是姜乐安一家有些良心,好好待他家大方,能兴起的,岂会单单姜仁一家。
他轻咳一声,人群再次安静:“昨日,杨氏找到我,说是就算他家在府城做生意,也没有忘了以前对他家有过帮衬的同村乡亲们。。。”
旁边一些人暗自有些心虚:他们可帮不着姜仁,姜仁自己就有钱,平日见着只是点头算互相打了招呼。要说帮忙,还是姜仁帮他们帮的多。
中间的里正还在说:“杨氏告知与我,村里与山上常见的爱玉果,可以做一种吃食,冰粉。”
他仔细描述了冰粉的做法,“但姜仁家食肆也需要做这种冰粉,他家需要大量的爱玉果籽,他家每半个月收一回,一斤两文钱,量大优先。未晒干的爱玉果籽不收,当然,他家并不勉强,是自己做冰粉去县城或者府城卖,还是直接买晒干的爱玉果籽给他家都可以。大家自己考虑。”
语毕,人群一下哗然,纷纷议论起来。
“想不到随处可见的爱玉果竟可以做一吃食。”
“姜礼礼是个机灵的姑娘。”
“杨氏倒是个大方的,直接把方子告诉我们了。”
众人见陈铭还没走,知道他还有话交代,纷纷让他把话一次说完。
陈铭又让众人多少再养些鸡鸭鹅,不必喂得精细,剁些蚌壳肉混着糙米就可,等姜仁家食肆做起来,这些家禽连带鸭蛋都是要收的。
还有一个辣椒,尽早种,越快越好,到时候会出现哄抢辣椒的现象。
说完这些,里正冲着众人留下意味深长的表情,离去了。
剩下的村民也纷纷散去,一些同路的结伴在一起仍然讨论得热火朝天。
“一斤两文,十斤二十文。乖乖,这个钱还是赚得容易。”
“咱得赶紧啊,这果子八月底就掉光了。”
“走走走。”
一群人阔步紧着家去,着紧叫家里人上山摘果子。
第三十六章 姜乐安的沉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