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8章 不降[2/2页]

风华太子妃 衣不如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醴城里所有人都以为楚国必死无疑,甚至对那个晋国国师的传言也不再相信——也许那只是晋国转移目标的手段罢了,那国师根本就是想让殿下被围攻。
      姬墨从头到尾都不置一语,没有惊慌,也没有忧虑。
      最后,姬墨确确实实是撑过来了,甚至做出了完美的反击。
      他竟然命人挖了一条地道通往城外,直达姜国军营,烧了他们的粮草。这整个行动中,没有任何人发现异样。
      挖一条通往城外的地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在七天内完成根本不可能。至少让其他所有人来做,都不可能。
      可别忘了,姬墨是当世发明了火药的人。用火药炸开一条隧道,可比一铲子一铲子地挖效率高多了。
      而那七天都不曾断过的烟花声,正是为了掩盖火药声。
      天时地利人和,一场完美的算计,一场绝地的反击。
      姜国粮草被烧,苏南安没有犹豫,果断撤退。而一对一单打独斗,姬墨不会怕了元气大伤的秦国。
      苏南安撤兵后,姜国内的粮草已经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事而吃紧,想要物资只能通过掠夺。楚国是块难啃的骨头,苏南安还打算等秦楚两败俱伤后再去捡漏,没打算再插手,于是昔日的盟友——还在修生养息的燕国,就成了新的目标。
      至于魏国,地方太远太偏,占了也没什么地形上的优势,还要分散兵力驻守,放到最后也不急。这也是魏国能旁观那么久还没被打的原因。
      野心勃勃的人一刻都不会停止开疆拓土的行动。燕国区区三座城池可满足不了苏南安的胃口。
      而容与却也不是好对付的。
      姜燕一战甚是惨烈。容与在前线亲征时,延安皇宫里的燕帝却姜军所杀。这一结果也导致容与称帝。
      过程如何艰巨不提——到最后,是容与反杀了苏南安。
      燕国占领了姜国。
      而秦楚一战,是楚国赢了。自此,秦国,陈国,晋国,尽数纳入楚国版图,楚国已势不可挡。
      而后,观望至今的魏国直接对楚国递了投降书。
      观望了这么久,顾青时已经不指望自己能打败姬墨。在见识过姬墨的实力后,所有的反抗都只是不必要的流血牺牲,而且姬墨绝对会是个明君,至少要比魏国现在帝位上那位要英明。所以顾青时投降得很干脆。
      可以说,魏国是损失最小的,从头到尾没有参战,最后直接归顺了楚国。
      至此,楚国坐拥了大陆七分之五的版图,仅剩的燕国只占了七分之二。
      结局是一眼就可以看见的。可容与,绝不会不战而降。
      顾青时的选择很难说有错,不做无谓的抵抗,不做无谓的牺牲,他的选择很理智。可情感上,容与绝不会投降。
      且容与和顾青时的身份不同。顾青时只是世子,他却是一位帝王。
      帝王宁愿战死在疆场,也不愿跪地投降。
      这是他容与的骄傲,与姬墨如出一辙的坚守。

第418章 不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