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5章 徐州会战之藤县的死守[2/2页]

红色国度 小小鲁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萧家军在临沂、滕县2处战场的血战壮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队抗战的决心和信心,重新点燃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希望之光。
      在长达2月之久的临沂、滕县血战中,萧家军里涌现了很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直至今日,虽然鬼子发起无数次猛烈攻击!但是这2处要地还牢牢握住我中国手中!萧家军的全体士兵仍利用城内的破壁颓垣,与敌抗拒。抗战之烈,死亡之勇,前所未有,实开守土殉城之先例。
      而此时战区的总司令李宗仁也发表了演讲:“从四月初起,敌人冲破界河南窜,以十数万之兵迫近滕县城猛攻。而我部萧家军军长萧飞中将,挥军血战,城外堡垒尽毁,即继以守城,城破继以巷战,十荡十功。奉命之忠,死事之烈,克以保障徐淮,奠定抗战之基,萧飞一人而已!”
      李宗仁的一席话引起在场中外记者强烈共鸣,一位西方记者流出了感动的泪水,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描写自己的感受:“萧飞跟他的十几万萧家军太伟大了,这些黄皮肤的士兵实在了不起!今天我才真正懂得,要征服这样一个倔强的民族是不可能的!尽管,他们也许还要经受一百次的大轰炸、一千次大屠城、一万次的大磨难!”
      萧家军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牺牲震惊中外,写下了中华民国战争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的一页。中将军长萧飞亲率自己的10w士兵自己的鲜血、用生命,为李宗仁赢得了50余天宝贵的时间,为台儿庄大捷铺平了道路。
      正如李宗仁后来在其回忆录中指出的那样:“若无滕县之死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滕县血战达到拘束敌人之目的。若无滕县之血战,则汤、孙两军不能于临城、台儿庄从容布置;汤、孙两军若布置未成,则运河危,徐州殆,焉有台儿庄之大捷?敌军若不受挫台儿庄,徐州必被一鼓而下。徐州既失,陇海路不保,则武汉亦失陷,武汉亦失陷,影响与国人抗战意志之至大,而各种军事计划设施等亦必随之瓦解,其危险岂堪想象!故人谓之滕县之役,乃保证抗战胜利之表现,实不虚也。
      我军于滕县浴血苦战,虽势力悬殊,然能取得同等代价,而将矶谷部队之锐气消磨殆尽。此役结果,影响所及中国军队自南京退却后几将不振之士气,为之复活。反之,敌军不可一世之骄妄气焰为之挫戢。而后矶谷所部之徘徊韩庄、台儿庄运河线上,迟迟不进,能不谓为非受士气消沉之影响也!”
      对于萧家军在滕县、临沂2地的血战中的表现,甚至都惊动了政府的最高长官,委员长也大为惊讶、不解,曾酸溜溜地对李宗仁说出了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你还能继续指挥地方部队么?”但是说归说,委员长总算没有忘记萧飞的大功。为表彰萧飞将军,6月6日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暂归第五战区李宗仁指挥编入第二集团军,全国各界特别是河南民众组织了的庆祝活动。
      从1936年底到1938年短短1年的时间里,萧飞就这样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没有任何政府的资助硬是将一支支装备低劣、东拼西凑的杂牌部队整肃为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勇猛之师—萧家军。他已经创造了奇迹,就像是一夜间把一群游离散乱的绵羊变成了一队队透着凶悍的威猛无比的恶虎。
      中国抗战有希望了。中国的老百姓从萧飞、萧家军里视死如归、气贯长虹的大无畏气概中,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有一个萧飞,就会有千千万万个萧飞!中国人就不怕小日本!
      全国各社会进步团体和各种抗日救亡的社会组织,看见了萧家军的爱国激情。这股爱国激情,像长江、黄河一样汹涌奔腾!于是各社会进步团体和抗战救亡组织同广播电台、新闻、文艺媒体一道在各个省市内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抨击亡国理论,大幅度提高了民众的爱国觉悟。
      焦土抗战,为了民族的生存,不惜以自己的血去换取敌人的血;不借将我每一寸国土,都变成反法西斯侵略的火海;不惜将我国土上一切都毁灭殆尽,也决不向敌人低头屈服。这种精神在萧家军将士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第165章 徐州会战之藤县的死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