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的太阳把光辉洒向大地的时候,盆地里的基地由于四周有高大山体的阻挡,自东向西自然形了一片巨大的阴影地带,劳工们住在东面山脚下,日本人住在西面山脚下,而那条长长的峡谷位于正南方。
峡谷南北两头都分别有一个小队的日军驻守,两个哨卡的距离也就是峡谷的长度,约有八百米左右。
按照日军的规定,为了防止每天换防太过繁琐,而且也是为了让驻守哨卡的士兵更加熟悉每天的情况,哨卡驻军并不与盆地内的军队换防,他们一律住在哨卡旁搭建的机枪碉堡或旁边的木屋内,每日三餐由盆地内军营的厨房派人用马车送达。
早饭时间是七点,每到这个时候,两个哨卡的日本兵都很高兴,他们都收拾好饭盒和勺子、筷子,就等着大吃一顿,毕竟在这种大深山里,黑夜是出奇的寒冷,值夜班的人也容易饿,再说了,远离城镇,生活枯?],一天能有盼头的也就是这三个饱一个倒了。
今天是上六点半的时候,从盆地里的大路上来了一辆马车,车身上堆着几个木制的弹药箱,上面还盖着帆布。峡谷内侧哨卡的日本兵见了,高兴地冲着牵马的日军喊道:“今天早了一点儿,不过我们已经很饿了,快点给我们吧。”
有的日本兵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到了车前,一边往弹药箱里看,一边问:“今天是什么好吃的?”
来送饭的是两个日本兵,一高一矮,高个子的大声喊道:“都不要挤,每个人都有。”说着,和那个矮个子一起把装了饭团和其它食物的弹药箱往车下搬。
日军小队长走过来看了看,问:“你们两个没见过啊!第一次来送饭?”
也难怪日军小队长没见过送饭的人,原来,这两个人正是刘金虎和清水惠子,两个人都换上了日军的军装,惠子为了男扮女装,把心爱的长发都剪成了平头。他们赶到炊事房去编了一个理由,提出要帮忙送饭,已经忙得焦头烂额的日本炊事兵自然乐得有人帮忙,也就答应了。
刘金虎笑了笑,说:“现在工程快完工了,很多工地都是连夜施工,炊事兵做饭都忙不过来,所以,送饭的事情就委派我们第三小队的人帮忙了。”
因为在基地呆得久了,刘金虎从各种渠道中已经对这里日军的组织结构了如指掌了,他故意说了一个长期在最北端驻扎的一个小队的番号,以确保最大限度地不让守峡谷的日军认识。
果然,这个小队长并不认识第三小队的人,虽然对于来送饭的人换人了有点怀疑,可是听了刘金虎的解释,再加上他一口纯正的日本话,这个小队长也就放心了。
在这个哨卡耽搁了几分钟,把饭都分完之后,他们两个又继续向峡谷外走去。
进入峡谷后,刘金虎的心跳就加速了,一方面是因为终于要走出这个鬼地方了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感到很紧张,事情的成败就看关键的最后一道哨卡了。时间上也不多了,因为原定惠子她们是要在八点钟启程,七点半的时候会有人去找她们五个人集合。还有,每天早上七点半盆地里的日军要集合一起吃早饭,那个日军上尉要在队前讲话的,如果有人发现上尉失踪了,那就麻烦了。
很快,刘金虎和惠子就赶着马车来到了最后一个哨卡前,这里的日军和之前那个哨卡的日军一样,也早就准备好餐具在等着他们了。
马车还没有停稳,十几个日军就围了上来,有的跳上车直接就去拿
第358章 新的计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