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虎在军事会议上提出了一个与从不同的想法,这让习惯于常规思维的众人有些不能接受。
“大队长,在开阔地跟鬼子骑兵对抗的结果你应该比我们都清楚,冬天的时候在馒头山下的玉米地里不是只活下来你和李副营长吗?”大胡子知道刘金虎抗战的很多事情,他口中所说的李副营长实际上是对已经故去的李陶生的尊称,必竟李陶生牺牲时的身份是黑虎营的副营长。
这是一段刘金虎最不愿意触及的回忆,知道大胡子是无心之语,刘金虎笑了笑没有说他什么,可是陈巧凤不干了,她知道玉米地之战中刘金虎的弟弟刘银虎被鬼子骑兵给砍死了。她瞪了大胡子一眼,示意他闭嘴少说话。
大胡子被陈巧凤瞪了一眼,这才明白过来,有心要向刘金虎道歉,却没想到刘金虎先说话了。
“刚才大胡子说得对,开阔地并不适合步兵与骑兵作战,但是,正因为鬼子认为我们不会这样做,那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这样做。”刘金虎说的时候是很认真的表情,没有人认为他是在开玩笑。
“金虎,我们应该是以长击短,不能以短击长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杨林能说上这样的话,尽管大家心里都是这样想的。
“政委,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我们事先把战场选好,做好一切准备,设下埋伏后专等鬼子骑兵来进攻,那样就不会被动,不就有胜利的希望。”刘金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还不够具体。
“开阔地一般都是一马平川的,再好的伪装埋伏也会被敌人在很远的距离上发现的。”看来杨林没有完全明白刘金虎的意思,这也难怪,刘金虎也没有说得很具体。
知道大家跟杨林一样有这种顾虑,刘金虎决定把话说得再明白一些,他说:“你们大家都知道,我就是一个种地的农民,从小没上过学,唯一会的一些字是一个道长教给我的,这个道长不但教我认字和习武,还给我讲了许多古代的故事。古代战场骑兵是主要的作战兵种,但是无论哪个国家装备的都不是很多,所以在打仗的时候,除了自己一方的骑兵以外,对付敌国骑兵的主要兵种还是自己一方的步兵。步兵在对付敌人快速冲击的骑兵时,最有利的武器就是一种被动防御的装置,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就是叫拒马。”刘金虎在游击军的训练营地受训时被重点上了政治文化课,因为他很聪明,所以,整体文化水平提升很快。
“拒马我听说过,那种东西是用木棍交叉成排,上面要么削尖,要么绑上刀剑。但是,这种东西就那样摆在开阔地上,鬼子不会傻到直接冲过来吧。”齐应喜在军中呆过几年,这种东西还是听说过也见过的,只是他见过的那种是用交叉木柱再缠绕上带刺铁丝网,主要是用来阻拦步兵和老百姓进城的。
“齐应喜说得好。我想的是,这种东西我们可以先做好,然后把它们暗藏在地下,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一旦鬼子的骑兵靠近了,
第149章 研究战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