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夏瑾自小受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心下对萧逸宸的判决颇有微词。
      但她明白,古代社会惯行的连坐制度,并非可轻易更改的,且萧逸宸在此案的判决之中,除去对韩熹文依法严责外,对其家眷等府中之人已是法外有恩,行了轻判。
      ……
      自夏瑾,许季风等人于金銮殿之上揭发韩熹文之罪行,到案件彻底查清,历时近半月。
      速度之快,不由令人赞叹东清司法机构的办事效率,然赞许之余,更多的却是悲哀。
      堂堂一朝大将军,与其手下数十位将领,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未于战场之上战死,却被同僚构陷,自身身死之余,更牵连家中无辜。
      蒙尘近十载,方才得以昭雪。
      在这漫长的年月里,东清的执法部门,又在做些什么?
      迟到的正义,究竟该令人欣慰,亦或是心痛?
      然而,人们并无太多时间深思这一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韩熹文一案审结的第二日,一道足以震惊整个东清的消息,自洪都方向传来。
      洪都告急!
      消息传入宫城之时,太子萧逸宸正在金銮殿上主持朝会,他临危不乱,当即稳住大局,将重臣的恐慌压下。
      早朝散后,他立即与齐王密谈……
      ……
      当夏瑾得知洪都告急的消息之时,当即赶往刑部,却被告知萧逸齐参加早朝尚未归来。
      情急之下,他当即赶往宫门口堵人,可眼瞅着众位朝臣自宫中陆续离开,却始终不见萧逸齐之身影,夏瑾整颗心愈发的不安定。
      关心则乱,随着时间的流逝,夏瑾心底甚至生出了闯宫门的想法。
      幸而就在她下定决心,朝着宫门口疾步迈步之时,萧逸齐终于自宫中出来。
      他神色凝重,周身气息皆极低沉,见夏瑾竟在宫门口,勿需多思,便知她为何而来。
      他疾步上前,开口正欲说话,夏瑾却抢先一步,声音里萦满了急切,与肚子里的稳重自持形成鲜明对比。
      “我听闻洪都告急,萧逸渊怎么样了?他现在可还安全?有没有受伤?他……”
      “夏瑾,你冷静一点,此处不是说话之地,你随我来。”
      “好。”
      经萧逸齐如此一说,夏瑾亦明白自己过于急切,深吸了口气,点头跟在他身后一同离开。
      萧逸齐径直带着夏瑾回了齐王府,进入他东苑的书房。
      随着书房的门关上,偌大的书房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萧逸齐于心底琢磨了一番措辞,方才将视线转向夏瑾:
      “夏瑾,接下来我要说的话,于你而言绝不非好消息……”
      “无论是怎样的消息,我都能承受,你快说吧。”
      夏瑾不待萧逸齐说完便打断他,显然,她此刻所谓的坚强,不过是表面的体现。

第467章 洪都告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