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顾诚怎么会同意这样的题目?
      这样的考题该叫做考题?!
      监考官同时是评卷官的大臣们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当大家都面面相觑,想等出头鸟站出来跟小皇上和顾丞相说这些考题不合理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事,纷纷都在等彼此出头。
      顾诚将所有人的神情都收入眼底,问道:
      “各位可有意见?”
      大臣们互相看看,纷纷摇头,是啊现在朝堂可是被顾诚和韦明哲一文一武掌控得死死的,即便他们有意见,也要他们能听,小皇上也能听。
      可小皇帝十分信任两丞相,有人都在他面前试探或是嚼舌根都没能触动小皇帝对两人的信任与不满。
      那些人还被顾诚收拾一遍,就如永安侯府,如今永安侯就闲赋在家。
      他们哪里还敢对苏煜小皇帝说什么。
      有人想着忍忍,等小皇帝长大些他们再去上眼药,可有些聪明人听闻此消息,心里呵呵两声,打算冷眼旁观他们的作死。
      这些聪明的人可看得清楚小皇帝对苏晴的看重,这两丞相对苏晴又十分在乎,兜兜转转间,小皇帝可不会做出让苏晴不开心的事。
      这些事都不用打听,他们都能知道,苏煜小皇帝当初当皇帝可就是为了苏晴这个养母。
      如今还时不时维护苏晴的地位,还会得到两丞相的支持,谁会触碰这个眉头。
      所以好好当朝臣,干好自己的差事不好吗?非得去作死,除非不想活了。
      心思各异的大臣们终是没有一个站出来表达有意见的意思。
      苏煜道:“既然大家没有意见,朕来说说为何会这样出题。
      按照蜀云国以为的惯例,一百名殿试学子取前五十名录用。
      然,能直接进入翰林院的仅有三名,其他人想进入还得参加庶吉时考核,通过才能录用。
      可录用的名额有些,那剩余的人都会被安排到地方上任。
      这些到地方上任的人,不懂时务,只会掉书袋子,朕以后兴农业的措施,靠谁实行?!
      是底层百姓吗?
      没有人带头领导,或是瞎指挥,朕怎么让百姓安居乐业。
      所以从朕开始以往的科举考试都得改了。
      科举制度是为了给蜀云国带来优秀人才,可不是给贪图名利权力之图享受的地方。
      各位爱卿今日就给朕听清楚了朕会在年底派监察官行走各地,考核各地官员一年的功绩,以往不是朕执政,朕可以不计较,但是今年起是朕执政,给大家一年的时间改变,若是还一同以往那就别怪朕翻脸无情。”
      大臣们心里咯噔,瞧着上首的小皇帝,小脸稚嫩,语气也稚嫩,但大家不会再认为他的话稚嫩,这是一国帝王的成长。
      苏煜小皇帝被两丞相教的很好,有些希望国家昌盛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大臣们都很欣慰。
      很多人都在重新审视考题,考题问的是如何兴农业,如何推动商业发展,还有如何更好的监管各个地方官员,减少贪污腐败的存在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不符合往年考题,但细想之下,还是贴合此时的蜀云国。第65章 科举落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