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闵宁说着,三喜就走过来说道:“伊尔泰将军来了。”
“没想到广州也地邪,说曹操到曹操就来了。快让他进来,朕有好事说于他。”闵宁发话说。
伊尔泰进入屋中给闵宁行了礼,等他起身后才发现伍家父子也在,看了看他们,说:“奴才准备明天动身北上,是来给主子辞行的。”
“准备的好快呀!有点军人利落的样子。你明天不要慌着走,等一等和你同行的人。”闵宁说道。
“敢问主子,那同行之人是谁?”伊尔泰问。
“就是你面前的这个大财神。你回北京后建立新军是一定要用钱的,护送者你面前的这位财神一起北上,朕保你能得到充足的军饷。”闵宁笑着说道。
伍绍荣一听皇上说自己是财神,不好意思的干笑了几声说:“要说是真神,皇上您才是,臣可算不得什么。”
随后伍绍荣接着说:“伊尔泰将军您好,久闻大名,我知道您是三旅的旅长,在三门口阻击洋人登陆,那是一战成名,家喻户晓。幸会,幸会呀!”
“您是伍家公子伍绍荣吧,早听说伍家捐尽千万家财来打洋人,真是佩服,佩服呀!”伊尔泰说。
“好,你们两位互相认识,那朕就不多做介绍了。”闵宁用命令的口气说,“伊尔泰听令。”
伊尔泰一个立正站好,说道:“到。”
“明天,你可以让大部队开拔北上去通州大营,你留下一个营的兵力护送伍绍荣北上去山西平遥县。朕有三项绝密的任务要交给你来完成。第一项,朕这里有一笔钱,数目是六千万两白银,需要你护送到平遥县。第二项,朕会修书一封给山西巡抚,到时候他会替你做担保。你需要以建新军为理由,从平遥那些大钱庄里筹借军费至少六千万两,至于到底需要筹借多少,你听伍绍荣伍财神安排就是。记住,从钱庄借钱不要怕利息高,要以借的多为目的。第三项,保证伍财神的安全。财神要在平遥县待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你这一个营要保证他的安全,一切要听从他的安排。这三项都听明白了吗?”
“是,伊尔泰明白。一定会配合好伍先生完成任务的。”伊尔泰答道。
“你看这样安排还满意吗?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闵宁看向伍绍荣说。
“皇上圣明,已经面面俱到,臣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只是请伊将军出发的时候通知在下一声即可。”伍绍荣说道。
“好,那就这么办。奕山、林则徐、魏源来了吗?来了就让他们进来吧。”闵宁问道。
他们三人就来了,一起给闵宁行了礼,和伊尔泰、伍家父子互相打了招呼。
闵宁开腔说道:“魏源你是大清国铸币院的院长,奕山和少穆是副院长,本来这件事应该是你们来抓的,但朕看这段时间你们都比较忙,就先让伍家父子先行设计了纸币的样版,这幅画就是,你们看看怎么样?”
三个让把这幅画拿在手中是看了又看,瞧了又瞧,都纷纷点头表示满意,只有魏源说了一句“感觉好像少点什么东西似的”的话。
伍绍荣听到此话后,就又把闵宁提的两点建议和大家说了一遍,他们三人顿时开悟,感觉是应该这么做。他们哪里知道闵宁所提的建议是参照了“毛爷爷”的。
闵宁看到大家都纷纷点头,都同意新纸币的板式,于是说道:“伍绍荣另有重任,不能替三位分担这个重任了,这幅画就交给你们了,拿回去好好修改一下,然后找一批雕刻高手把它雕刻出来,印出来一些看看,看看印出的纸币成色如何。”
三人齐齐的回了声“是”,随后魏源就把那副画收了起来。闵宁看到魏源把画收起来后,说道:“林大人,你们军政委员会成立了,魏源是铸币院的院长,你又是铸币院副院长,伍秉鉴老先生又是两广铸币厅的副厅长,你们是不是可以开个会,先印出一批纸币出来,哪怕是成色不好,是不是先在两广地区先试行一下。少穆,你是两广的委员长,你要站出来。这个会你要召集一下,你要主持一下。”
林则徐顺着闵宁的想法想了想,说道:“要想纸币短时间在两广使用也不难,难就难在两广的大库里没有钱。要想纸币先在两广流行起来,臣需要本钱来做准备。”
“好,朕就给你三千万两真金白银。怎么样,想想办法在两广搞一搞,试一试?”闵宁问道。
“真有三千万两?”魏源有些失态地问。
“君无戏言。”闵宁斩钉截铁地说。
听到闵宁说君无戏言,他们几人都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兴奋,应该是有一种想蹦迪的感觉,不,应该是梦想即将实现的感觉。就拿魏源来说,也许他不是真的想当什么官,要在人前人五人六的,他只是想做事,做认为自己对事,做有利于整个民族的事,做有利于百姓的事。
魏源是那个时代的先觉觉醒者,他有着广泛的涉猎,有着对外部世界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了解,至于他在那个时候有没有想过要推翻帝制,或是改革封建统治就不得而知了,毕竟我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
闵宁看了看重任的吃惊和目瞪口呆,接着说道:“今天就议一议怎么尽快在两广地区发行纸币,尽快让纸币流通起来,加快沿海与内陆的联系,让北方的货物能流通到南方来,也能让南方的货发到北方去。”
“臣明白皇上的心思,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的。我们连夜开会,一定会拿出一个解决的办法的。”林则徐代表大家说道。
随后他们几人就都退了出去。出去后他们也不敢解散,又随着林则徐和魏源回到了越华书院。进到书院后,他们来到了一个不是很大的房间,像是夫子的办公室,随后有人端上了茶水和点心。等吃的喝的准备就绪后,他们就开起了会。
林则徐是军政委员会委员长,是两广总督,自感责任重大,首先发了言,说:“按照皇上的要求,要想让纸币短时间内流通起来,说实话,有些困难。但想到朝廷,想到皇帝他老人家的殷切希望,想到水深火热的百姓,就感觉困难不是什么了。”
“对,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我们一定可以的。”魏源补充道。
“伍先生,在钱这方面你是行家,有什么要说的吗?”林则徐看向伍秉鉴说。
“干事情不能蛮干,要讲究方式方法,尤其是在处理钱这些问题面,更是要谋定而后动。要想让纸币流通,关键是要让百姓相信这张纸就是钱,所以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成功一多半了。”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林则徐问道。
“答案就在那三千万两银子上。首先在各县府把铸币处都开起来,要让百姓能拿着纸币到铸币处兑出银子来。在刚开始,也许百姓会天天到铸币处把纸币兑成银子,但时间长了以后,百姓感觉安全了以后,他就不再经常会去铸币处兑银子了。关键在一个‘信字上,我们一定要坚守住三千万两银子就印制三千万的纸币,不可多。多了会出现物价上涨,会出现挤兑风波的,到时候‘信字就会塌陷,百姓都会弃之不用的。”
“行家,不愧是行家,听老先生一句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呀!咱们就按老先生的意思办吧。我负责写公文和告示成立各府县的铸币处,保证半月之内完成这项任务。”林则徐喝了口茶,接着说,“默深,给你十天时间,把第一版纸币模板刻印好。”林则徐说道。
“十天?”魏源问。
许久没有说话的奕山开了口,说道:“林大人,这方面你就不要为难默深了,交给我吧。三天,就三天,给我三天时间,我给你把模板刻印好。”
“静轩老弟,你可真是及时雨呀。知道你手下能人多,但竟不知有如此神通,还请你能者多劳,把印制三千万两纸币的纸也给解决一下吧。”
“这个还是我来解决吧,之前我们伍家也是要开钱庄印制银票的,怎奈,不说也罢。总之,银票还没有开始印制就破产了,故留下了这堆废纸。谁知今天竟然能再次发光发热,也算是物尽其用了。”伍秉鉴说。
“好吗,又来个及时雨。”林则徐笑着说。
“母版奕山大人负责,铸币处林大人负责,伍先生负责出纸,那我干什么呢?”魏源问道。
“你是铸币院院长,要负责统筹工作,还要负责最重要的工作,按就是印刷纸币,这个谁也代替不了你。你要亲自选择印制纸币的地方,要保密,要安排军队驻守。说道这里,默深,你应该去拜访一下杨芳杨大司令,让他给你拨一队兵来保驾护航。你可要知道,这可是三千万两,可出不得一点差错。”林则徐说。
“看来我的任务最重,是一点也不能马虎。我还是赶紧回去准备吧。”魏源说完喝了口茶就走了。
魏源这一走,大家也就纷纷散去了。
【作者题外话】:亲爱的读者们,有读到这里的吗???出来冒个泡呗!!!
写作能力有限,欢迎批评指正。另外,请给作者点动力,银票刷一波。
第44章 大清纸币要出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