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事件中有一个不得不提起的英国人,他就是义律。
查理·义律出身于英国贵族,有着爵士爵位。他早在1815年就加入了海军,并在印度和牙买加服役多年,于1822年升为了少校。又于1834年7月以上校的身份被英国政府派驻到广州做第一任商务监督,1836年升商务总监督。他长期从事着殖民侵略活动,来中国后也是积极从事这方面的活动,以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为巴麦尊所信任。后因鸦片贸易和和虎门销烟等问题,使得英国对清廷宣战,引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并率先在1841年1月26日派兵强占了香岛。
在1840年2月,英国政府就正式任命了义律的堂兄懿律为海军统帅及全权代表,而义律本人则被任命为副代表。到了1840年6月,英军四十多艘战舰和士兵四千多人抵达澳门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遂由此正式爆发。由于广东省一带被林则徐、关天培等人严密布防,义律随后和懿律各领一支舰队挥军北上了,经过激战攻陷了定海县城,前文中一开头所说的攻陷定海便是此事,并在8月11日抵达天津大沽口。于是道光帝大为震惊,前文中道光帝三吐鲜血便是此时,随后就委派了直隶总督琦善议和。
正史上曾记载:琦善在大沽口时曾经哄骗义律和懿律,只要英舰折回广州,朝廷就会查办林则徐,答应他们所提之要求的。懿律与义律以为琦善已答应他们的要求,于是便折返广东,准备更进一步的和谈;相反,道光帝见英军撤退,以为已经“抚夷”成功,于是在9月委任琦善为钦差大臣,并在9月28日免去林则徐的官职。
好,我们回到这个时空来。
十月廿七(1840年11月20日),义律由舟山到达澳门,十一月初六(11月29日),他发照会给琦善。也是同一天,琦善从北京到达广州,途中经历56天,比林则徐快了五天。十一月初十(12月3日),琦善发照会给义律。
广东虎门莲花山清兵营,琦善与义律正在举行第二次和谈。
在一个大青砖的房间里,一条被披上白布的长桌把中英双方给隔开了:中方是琦善居中,怡良居右,余保纯居左,翻译居后,两名士兵居于最后;英方是义律居中,伯麦居左,普士力居右,两名士兵居于最后。
“钦差大臣,贵国既然同意和谈,那就是同意了巴麦尊外相的要求,就是同意了割让岛屿,好方便我国国民作为海外国土进行补给中转。”义律唧唧歪歪地说道。
通过翻译,琦善说道:“小小香岛乃是不毛之地,不是不能割让,但割让领土涉及到大清国体面,本大臣爵阁部堂实在是不敢答应,至于通商等其它条款均好商量,但在这之前,请义律先生先将定海归还。”
“关于开新港一事原是奉巴麦尊外相所拟定,和贵国的钦命是一样的,在贵国未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宁波为通商口岸之前,我军暂不归还定海,定海将被视为我大英帝国的国土。”义律回道。
“我大清是否恩准五处通商,有待商榷,还要本钦差奏请皇上,至于定海,贵军据守不还,这毫无道理。如贵方能归还定海,我方赔偿烟价可由五百万增至六百万。”琦善用手比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说,“本钦差还可以代为奏垦其它要求。”
“那么割让香岛一事呢?”义律问。
“唯有此事不容商量,不过,本钦差可代为奏垦圣恩,在广州之外另辟一口岸,但只准在船上交易,不得上岸居住。”琦善答道。
“大人,如果是这样就是逼我依照兵法行事了。”义律加高了声调,坏笑地说。
“义律领事,你们洋夷土地坚硬,风日燥热,每日还以牛羊肉为口粮,不易消化,若无我大黄、茶叶,则大便不畅,恐怕你们夷人将会活活憋死吧!我大清皇上仁慈,怕尔等憋死,故留存十三行与之交易,还是不要得寸进尺得好。”琦善用不友善的语气回道。
为什么琦善会说如果没有大黄、茶叶等就会将夷人活活憋死呢?这里面还有一个插曲。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给道光上了一份奏折:“至茶叶、大黄两项,臣等悉心访察,实为外夷所必需。英夷一日不能没有茶叶、大黄,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则夷人何以为生?”
正是由于林则徐的这份奏折,让道光皇帝有了深深地自豪之感,当然,朝廷中的大多数大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这是眼界和历史的局限决定了的。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夷人每日大鱼大肉,都会消化不畅的,要是再不喝茶和吃点大黄,很定会大便不通而死的。这在当时好像是常识,也是公知。由于你就可以看出当时的朝廷是多么的愚昧无知了。
当时的道光帝也以为控制了茶叶和大黄,就能够“一剑封喉”,夷人将会不攻自破,会形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形式。他们哪里知道这只是当时他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
第12章 琦善的和谈之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