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4章 面见皇上(四)[2/2页]

义勇侯的小福妻 菜萝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工部侍郎是一个没事喜欢在家捣鼓一点什么小玩意的人,因此对于这次的变革,他是最高兴的。
      工部侍郎冯大人站起来向着皇上行礼之后,又对着裴尚书说:“拜托了。”
      “我就从刚刚裴尚书最后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物品的实用性讲起吧!
      首先工部的考核我认为可以将帖经、策问、诗赋、杂文,经义、墨义里面除了策问之外全部都替换掉,我认为其他的五项考核对于工部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策问可以检测一个人的对世界的格局和对是不是适合做官,这个可以放在第一科考试,将不适合的人刷下去再进行工部专门的考核。
      其次认为可以将帖经换为对于自己的能力的阐述和自己理想中想做出的东西,可以改成问心;诗赋可以改成动手做出一个自己已经完善或者是还在完成中的作品;杂文可以改成给考生发下相同的工具,限定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出一个东西出来并附上说明;至于经义、墨义可以该为考生对于被人的做出来的价值进行预估和评判。
      最后,我认为工部要有自己的实验和捣鼓东西的地方。这就是我的一些浅见。”
      裴尚书记录他的话,还有点沾沾自喜的感觉,认为冯小子是受自己的启发才说的一番言论。
      皇上还是像刚刚那样也只是点了点头示意下一个开始。
      这场讨论持续了两个时辰,中间换茶的小太监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回,净衣的人也是很多,就是皇上也去了两趟。
      下面的一些官员憋了很久,也从小的方面,比如如何去评判他们的标准,下面的童生试、举人试考核的内容啊,实验室的建设,场地的选址等等方面,这次说的是井井有条,清晰明了啊!
      周延潼将工部的众人赶走后,就迫不及待地将方音唤出来了,孙公公见皇上劳累了一下午,在那些大人要走的时候就赶紧传上膳食。
      这不两人就这么尴尬地撞见了,周延潼咳了两声,“絮才,劳累了这么久,陪朕吃饭吧!”
      身为皇上身边的首席太监,孙公公怎么不知道这个御书房里面还有女人,难道是皇上的新宠自己不知道?还是在外面惹得风流债?
      “孙时运,还不给乡君添一副碗筷,愣在这儿做什么?”相处了很久的两人周延潼还不知道他又在胡乱想着什么。
      孙时运从自己的臆想当中清醒过来,赶紧的拿出餐盒里面备用的碗筷摆在桌上。乡君,皇上不就封了一个乡君吗?听说还嫁给了傅凉为妻了,怎么现在在皇宫呢?
      已经很饿的方音没有矫情,“那絮才就谢过皇上赐膳了。”
      虽然是顶着孙公公的异样的眼神,但是美味吸引了方音的注意力,直接无视了孙公公的眼神,吃的很香。
      周延潼看见孙时运那眼神就知道自己是怎么也洗不清了,干脆破罐子破摔,等到用完膳后,将孙公公和方音带到御书房内,让孙公公旁观此次的谈话。
      “皇上请等我将我记载的东西拿出来我们再详谈。”
      周延潼点了点头,等待着方音。
      孙时运奇怪了,皇上和乡君要谈些什么,难道乡君一下午都在御书房吗?心里一副震惊脸。
      方音落座后首先挑起话题,“皇上,我看今天大人们的意见很是有条理嘛!说出的话也是真知灼见的,不像皇上先前说的那样没有什么结果呀!”
      周延潼不自在地摸了摸鼻尖,“乡君认为今天他们说得好?那乡君认为哪位大人说的更好呢?”
      心里在不断的诽谤:要不是自己力挽狂澜,你怕是要看见民间泼妇吵架的场景了。
      方音将自己写的纸,第二章抽了出来,“我认为第二个说得最好,其中第十五、二十、三十一、三十二发言的都还不错,我认为这些官员就是适合做工部的官员,他们应该自己或者是身边的人在做这个东西,他们的发言才这样成熟和一针见血。”
      周延潼让孙公公将这些人的记录找出来,一看他们却是有解决实际的问题,“我觉得裴尚书就说得很好,絮才,你认为呢?”皇上觉得自己看好的人居然没有在里面,有些不服气。
      “皇上,我先问您两个问题,您是不是之前和裴尚书说过工部改革你的想法?这两天的讨论裴尚书是不是基本上没有参与到讨论当中?”
      周延潼回忆了一下,点了点头。

第64章 面见皇上(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