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507——内部才艺比赛和奖品[1/2页]

签字离婚,每周盲盒 倒不尽西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项?出生的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中期,买回祖宅基本毫无希望。
      老爹也知道事情办成的难度,再加上后来他不怎么争气,就没怎么太详细说过。
      所以在他的印象中,买回祖宅就是太爷临终前安排的任务,具体内容并不了解。
      现在系统把祖宅给弄回来,还多了后面的三座院子,他还挺想仔细了解一下。
      系统给的地契变更记录中可以看到,四院和五院是最早兑出去的。
      建国后分别被拆为了三户和两户,都后来又变成各一户,期间主要是官方操作。
      一院占地最大,有1387.5平米,二院占地其次,分别在四八年春天和秋天兑出去。
      建国后一院最早分了五户,二院分成了三户,八十年代末又都合为一户。
      加上现在属于项家老哥俩名下的老宅,五座院子合计入深占地5810平米多点。
      这么大面积,别说放现在,就是放建国前也属于绝对的大宅院,太爷当初还挺富有的。
      院子要是能妥善留到现在,按周边已经拆迁过的每亩1500万算,也是一亿三千多万的巨款。
      不过这也只是想想,实际上不能这么算,财产等于罪恶可不是说着玩的。
      当初那个年代,项家真要抓着五千多平米的五进豪宅,到最后很可能一进都留不下。
      受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影响,国人对土地和家宅的执念,真的是太根深蒂固了。
      老年间的人更是夸张,就拿太爷来说,临死都不忘了吩咐子孙,要把祖宅收回来。
      小的时候最早听到这事,就不止一次想过,该不会太爷在各屋里藏着什么财宝吧。
      长大以后才明白不可能,谁会把带着财宝的房子卖人呢,万一别人翻盖岂不就易主了。
      再说项家老宅也做过修缮,还扩建过一部分,也没见啥地方埋着宝贝,纯粹童年无知的臆想。
      而且太爷晚年间又是赌又是毒的,据说家里的好玩意儿早就被折腾光了,不然哪轮得到卖宅院。
      不想这些无聊的,看看后面三座院子啥情况吧,记忆中好像都比项家老宅要大。
      记忆还挺正确,第六座面积1226多点,第七座1317多接近一院,第八座1069多点。
      如果只关乎祖宅,前面四座就够了。系统一下发了七座院子下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加上老宅前后八座院子,南北入深200米出头,总面积就是9400多平米。
      这么大面积的占地,少说也够盖三座双单元高层的,但系统肯定不会是这个意思。
      那又会是什么用意呢,难道单纯想让自己翻盖了全家住进来吗,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如今自己的女人越来越多,想要一起住的话,就得是京城南官房或者申城佘山大豪宅那??级别才行。
      通阳本地根本没有那么大的住宅,除非买一个单元的高层,可那样一来又太不私密了。
      要是能把这八座院子翻盖了打通,把老爹老娘和闺女安排在一进,保镖仆人们用上两进,其他的自己和女人们住,这个规划还是可行的。
      但这么操作也有问题,周边住户怎么住户怎么弄,万一赶上拆迁怎么办,这些都是潜在的麻烦。
      算了,先把祖宅登记到老爹名下,让老头高兴高兴,后面其他的计划慢慢在考虑吧。
      退出这部分内容,开始看最后一项,也是相对最重要部分,“奉亲套装”的详细介绍。
      这一项的意思就很简单明了,所谓的“奉亲”,也就是感恩母亲的意思。
      自古有老话说“孩子生日,母亲的难日”,虽然现在医疗技术发达了,可母亲怀胎十月、照顾抚养的恩情却是一样的
      所以在孩子生日这天,就很有必要对母亲的养育之恩做回报,真情实感要有,仪式感也不能缺了。
      之前腕表套装里的东西不能作数,手表不过是个看时间的配饰而异,并不能代表什么孝心。
      点开详细目录,拢共三个小项。第一个是件雕像,鹰鸡力现代艺术家马克·奎安的人像雕塑。
      雕塑的主题就是老娘,手持一杆又像教鞭,又像是传说中的“家法”

507——内部才艺比赛和奖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