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国将军赶到南城门的时候,战事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了!
他强撑着眩晕的脑袋登上了城墙,在身边亲兵的护卫下眺望着城门下的场景。看到城门之下乌泱泱的人,他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云国一时之间哪来这么多兵?
但是眼下也顾不上这么多了!
“拿弩来!”将军说道。
很快,一张大弩就已经交到了将军的手上,这张弩是十石弩,需要臂力惊人者才能拉得动。平日里,他拉这张弩虽然有些费力,但是也不会像今天这般吃力。
“将军,你还好吗?”身边的亲兵瞧着将军惨白的脸色,不由得担心地问道。
将军瞪了他一眼,没有接话。
好一会儿,他终于将短箭成功装上。将军喘了一口气,端起弩,将望山、弩箭头、远处的云国士兵三点连成了一线后,扣下了右手上的悬刀。
“啊——”远处一里外的一个离岛士兵发出一声惨叫后,轰然倒地。
起初,没人在意,只以为是被弓箭射中了。
但是很快,距离城墙一里左右的战场上总是有士兵头部中箭倒地而亡;而且,死相十分惨烈,那短箭威力十分强大,被射中者大多脑袋开花、脑浆瞬间崩裂而出。
这下,这片的士兵开始意识到不对了。
看着同伴们惨烈的死相,士兵们渐渐有了畏战的情绪。原本有条不紊的阵型开始乱了起来。
王启和流风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虽是大声喊着不要乱,不要乱;但是在这样死亡面前,就算士兵们的爹妈来喊也没用。
流风举着盾牌望着远处城墙之上,心中不由得一沉。再这样下去可不行了!届时还没等到敌人打下来,再乱下去恐怕自己人都把自己人给踩死了。
“启伯父,小子知道一处密道,可以通到安京城内。不如就让小子带走一小股部队,绕到敌后方,打个趁其不备!”流风一边挡着远处来的暗箭,一边高声喊道。
战场上瞬息万变,王启作为老将深知战机一旦错过,那么接下去的战局不管再怎么努力都会是难以改变的。
“现在走来得及吗?”王启高声问道。
“来得及!急行军下肯定来得及!”流风早就心里盘算过时间了。
“好,我准许了!我们来掩护,你们马上出发!”王启望着近在眼前的城墙,咬着牙说道。
马儿,快点,再快点!流风在心里一直默念道。
而身下的马儿似乎是通了灵性一般,真的就撒开了蹄子拼了命地跑。短短一炷香的时间,他们就已经到了山顶之上;可是丝毫也没有带停歇,又是一炷香的时间,这支一千人的敢死队就出现在了山口处。
山口处出现了两条岔路。
流风看到这两条岔路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来,他有些责怪自己根本没有考虑周全。上次是被装在木桶里面跟随着农夫的板车出来的,记忆中根本没有这两条岔路。
“副将,咱们该往那条道走?”身边的一个士兵问道。
马儿被流风勒住了缰绳,不停地打着响鼻。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着,一颗颗冷汗从流风的额头上流淌而下。
这种紧要关头容不得半点失误,且时间每过去一秒,就可能意味着城墙下面的离国人要死去一个。
“军爷!军爷!”就在这时,从远处传来了一个颇为耳熟的声音。
身边的士兵们听到声音后,都紧张了起来,纷纷抽出了腰间的长刀,严阵以待。
流风仔细辨认着这声音,有几分耳熟啊,但是他一时之间真的想不起来是谁。循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身影由小变大,逐渐地越来越清晰。
是拉板车的农夫!
“自己人,不许动手!”流风抬起手制止了身后的士兵们。
他牵动着马缰,让马儿缓步走了过去。
“真的是你们!”农夫兴奋地抹了一把满脸的臭汗,眼中皆是惊喜之色。
“老伯,你还认得我?”流风问道。
“当然认得!我早就等候在这里啦!”农夫喘着气说道。
流风不禁有些疑惑:“你怎么知道我们要来?”
“城门下打起仗来了,听住在城门口的人说,外头的军旗上写的是云字。安京城内的百姓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大家都说是朝廷发兵来收复京城啦!我转念一想,就知道这事儿一定会和你有关。在家里我也无事可做,干着急着难受得紧。我就想着碰碰运气,来这里等等看。”
说完,农夫双手一拍,两眼放光地说道:“嘿,没想到,真让糟老头子我猜着了!”
“好!老伯,
第五十五章 另辟蹊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