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一座茅草屋里只有我和季冰,每日过的乱七八糟,黑白颠倒。而到了现在,不只是只有我和季冰,多了南国、破喉咙,每日虽说依旧还是乱七八糟,可到底本着‘女为悦己者容我再也不似之前那般随意,季冰也是多有收敛。
每年到了一衣姑娘的祭日,季冰都会不在个四五日,他不说我便也不问,可是心里都明白他这是回了从前的那个小城。
可偏巧赶在季冰不在的几日里,有一身穿粗布麻衣的老樵夫找上门来,口齿不清的讲了半天,我才有些艰难的听明白,这老樵夫姓周,家中有四口人,还有一儿子、一儿媳、一孙儿。前不久的时候,儿子和儿媳上山砍柴的时候,儿媳被山中的妖怪给掳走了,儿子被那妖怪叼走了一只手臂,跑到家中之时已经是奄奄一息,差点就丧了命。
而今周家儿子失去了一个胳臂,心里纵使念着妻子,也是十分害怕在上山碰到那妖怪。周老樵夫一时没辙,一路托人打听,听闻季冰道长道行高深,座下还有一徒弟,便一路寻着过来了。
说完之后,这就要下跪,且老泪纵横的求着我和季冰救救他们一家,一定要将那妖怪给制服,救出他的儿媳妇。
我赶紧去扶他起来,邀他坐下,且给他倒了杯茶,我想着南国还在屋内休憩,便不自觉的压低了声音道,“老人家,您先喝口茶,润润喉咙。我……”
我本来想说这几日季冰不在,可是那周老樵夫满面泪痕的哭着打断我,求着我说,“道长!道长求您一定要救救我儿媳妇啊!您若是救了我那就是我们一家的再生父母啊!求求你们救救我们一家吧!”
我看着周老樵夫满面泪痕,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了,咬了咬牙道,“您放心,我……我一定会捉住那妖怪。”顿了顿,我又实话实说道,“我师父他这几日不在,若是您信得过我,那我便独自一人去。”
周老樵夫也是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听了我的话连连点头说,“好好好!只要能将我那儿媳救出来。”
我顿了顿,想起南国和破喉咙,南国浑身的伤还没好,每日还须得给他熬药喝,一天不喝都不行。我又说,“您可能得等一天,家中尚且有些事情要处理,待我处理好之后,明日便即刻去山中寻找那妖怪可好?”
周老樵夫连连点头,说着便又要下跪感谢我的大恩大德,我连忙将他扶起来道,“还请您告知于我家在何方,明日晌午我便去您家。”
周老樵夫又是差点三叩九拜,这才连连被我制止住,我送走了周老樵夫,便慌忙跑进东屋的柴房,我记得季冰经常拿着的那个十分锋利的短刀兵刃被他放在了这里,我仔细的翻找了一通,却什么都找不到,定是季冰走的时候带走了。
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让我如何去帮人人?我此刻突然间明白了我的境遇,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了,我还想着就别人于水火?还能有比我更扯淡的了么?
我神情有些恹恹,眸光有些空洞的看着我的双手,登时灵光一闪,我是有时候看到季冰遇到对付不了的妖鬼蛇神的,便将自己的手掌割破,那血能驱鬼辟邪,极为有功效。我和季冰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想来我也是能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也可以用我的血。
顿了顿,我又颇为苦恼的拽了拽头发,觉的人生都要糟糕透了,季冰说过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绝对不可以流血的。我曾经是亲眼见过的,季冰每次割手掌的时候,都能招来无数的蝎子五毒,每次辞退拿着毒蝎子毒蛇的时候便都要在割了血,用自己的血祭再将拿些有毒之物逼退。
我每次都躲在季冰身后瑟瑟发抖的尖叫出声,时间久了我不得不觉得其实我和季冰真的是和寻常的人不一样。之前夕温给我们的那一小瓶的避气丸早就已经吃完了,我虽不明白季冰为何不让我知道吃那个做什么,可我又不傻,我朦朦胧胧之间总是能知道一点什么。
至少知道我和季冰不能被人找到,我一直觉得可能是我的父母欠了债,且这债欠的巨大,就算是追我和季冰的那帮人都是穷凶极恶之徒,就算是追到山穷水尽、海枯石烂也是一定要抓了我们还债的。
我向来很少想这些,想多了心里便颇为纠结难过,给自己找麻烦。可是而今,性命有些危难之际,很难不让我多多考虑,可是再多的考虑也是枉然。季冰说的,若是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若是做不到的话那就不要轻易许诺。
我调整好情绪去屋子里看看南国醒了没,正看到南国正执着一本书看的津津有味,见到我来了便对着我颇为温柔的笑了笑,将那书合起来放到一侧,温声道,“外面天气好么?”
我一时有些心不在焉,摇摇头之后反应过来又赶紧点头,我赶紧上前几步道,“我扶你出去走走?”
南国笑着摇了摇头,他拍拍床榻一侧小声道,“你……你坐过来。”
说这话的时候垂着头,我清晰的看见他耳朵尖儿都有些红了,我坐过去正想着如何告诉南国,我以后几天或许不在。便听到南国小声道,“我看了一本书,不如我将上面的内容给你讲一讲,你就当听书好了。”
我知道他这是怕我整天照顾他觉得无趣,便来讨我的关心。其实他并不需要讨我的欢心,因为向来都是我明些暗着的讨他的欢心,就像是当年情窦初开的时候,每日特意熬了汤膳走半条街去端给阿思喝。
南国眸光温和的看着我,他踌躇了片刻,清了清嗓子,小声道,“那……那我开始讲了。”
他讲,“鸿蒙之初,天地两分,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此去扶摇直上九万里便是天,顾又称为九重,是神和仙所居之处。除了九重,女娲捏土造人,幻化出无数个同神
第25章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