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队员的一组。杨非明白,夏至、王筱晴和袁?在魏心荻的战术体系中是无可替代的强攻“三驾马车”,方晗的网口高度绝对是球队攻防两端的实力体现。而韩嘉卉和周书遥两位老将,则能够为一组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加之全面型且能客串主攻的替补接应熊欣,杨非觉得,显然这套阵容应当是目前这支中国女排的最强阵容了。
而二组这边,宋思敏和莫小雨的组合让杨非感到很新鲜,他也很期待看看莫小雨这个全队年龄最小的选手能够交出怎样的数据。对于老将鹿茗,他很熟悉了,而林嫣、萧潇、顾未央和替补主攻李雪彤等几个年轻队员的特点,杨非也早已经能够如数家珍。杨非也知道,顾未央从去年二队的主力二传、队长,到今年大半年时间都担任中国女排主力二传和场上队长,而现在却由于周书遥的归队,她不得不成为替补。这种角色和身份的转变与巨大落差,若放在普通年轻队员身上,很难说会经历一个怎样困难的扭转过程。但看着顾未央在二组这边精神头十足且认认真真全情投入训练的模样,杨非不由得对这个年轻二传暗暗竖起大拇指。
或许是想让覃默雯能够循序渐进地投入到训练,第一局比赛,魏心荻把她安排在一组这边担纲自由人,而专门把李梦兮放在二组。杨非理解魏心荻的目的,他明白,魏心荻希望让覃默雯可以通过和主力队员的配合,来对自己多积累起一些信心,同时,对立面的攻手整体实力,毕竟也会比一组这边略弱一点。
分组对抗打响了,二组率先发球。
林嫣的发球并非她的强项。她的这一记跳飘球被聚精会神的覃默雯稳稳地上手接起,随即传给了静候在网前的二传周书遥。周书遥之前也没从网上看过覃默雯的比赛视频,覃默雯的上手一传也让她一下子吃了一惊。不过经验丰富的周书遥还是迅速调整着自己的传球节奏,让一组的这次一攻速度整体快了起来。
当夏至接周书遥的平拉开,在四号位扣球得手时,二组的拦网队员都还没有跟得上来呢。
“好球!好球!小雯一传接得漂亮!”魏心荻在场边拍着手,大声鼓励覃默雯道。
杨非也目不转睛地看了这一球的全过程。她真的只是一个大学生球员吗?杨非自言自语道。
不过二组的队员们并没有被这出乎意料的第一球打乱自己的节奏。在老将鹿茗的提醒下,二组队员同样由自由人李梦兮的稳健一传为始,发动了一次高效的一攻。
宋思敏势大力沉的扣球奔着一组后排的空挡就砸了下来。
“我来!”覃默雯高声喊着扑了过去。她觉得自己找准了位置,却没料到宋思敏下手扣球时,手腕加了变化。排球与覃默雯所预判的位置发生了些微的偏差,几乎擦着她的指尖落在了地面。
“嘟!”
担当裁判的助理教练黄润泽吹响了口中的哨子。
“二组得分。”黄润泽喊,“1比1。”
“没关系!”周书遥走过来拍了拍覃默雯的肩膀,“下一个球咱们好好打。”
覃默雯点了点头。
然而,随后的对抗训练对于覃默雯而言,变得越来越艰难。
别说宋思敏和莫小雨的轮番强攻,就连林嫣和萧潇的快球,鹿茗的打吊结合,覃默雯都没有几次成功的防守。
若非一组的整体进攻实力高出一筹,二组在这一局早就可以大比分领先了。
看到与韩嘉卉完成了换人之后还呆呆地站在场边的覃默雯,杨非大声喊着她:“小雯,你来!”
覃默雯这才咬着嘴唇走了过来。
“你知道吧……”杨非指了指怀中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说,“现在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可以根据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来及时统计并分析出每一个运动员的状态和表现。”
覃默雯点了点头,但眼神中还充满了不解。
“小雯你看,”杨非又说,“这都是二组攻手们的进攻路线。比如宋思敏,她扣大斜线的几率比扣小斜线的几率差了不少,而落点分别在这儿、这儿、这儿。如果对方在网前没有形成双人拦网,她还有百分之二十的机会会扣直线球,落点大多集中在这里……”
听着杨非的话,看着杨非那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标示出的二组攻手们的进攻线路、落点,覃默雯一下子全明白了。她如获至宝地拼命默记着杨非给她展示的数据和图示,不一会儿便都看完了。
“这只是第一局的数据,还很不全面。”杨非笑着说,“不过对你来说,我觉得一定会有帮助的。怎么样,有些信心了没?”
“有了!”覃默雯欣喜地说,“谢谢杨指导!”
杨非还是头一回听别人喊他“杨指导”,不由得一愣。
“别别别!小雯,你别这么喊我。”杨非尴尬地摆了摆手,不好意思地说,“毕竟我不是教练,只是数据分析员。呵,还是个实习的……”
“那我……喊您‘杨老师行吗?”覃默雯问道。
“行啊,那就叫老师!”杨非说,“赶紧回场上吧,小雯,魏指导要换后排副攻了。”
杨非一边看着场上双方队员的表现,一边继续录入着训练数据。他看到,重新回到对抗训练场的覃默雯显然非常信任他所提供的数据信息。而杨非更发现,覃默雯竟然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把这些数据信息都牢牢地记在脑中,甚至有了她自己的分析与判断。
与此同时,二组的队员们也察觉,重新上场之后的覃默雯防守的取位更明确了,甚至在防守时有了准确度颇高的预判。渐渐地,覃默雯的防守效果越来越好,防守起球率也越来越高。
“嘿!”莫小雨喊着,在三、四号位之间一个很少见的主攻扣球位跳了起来。
“小雯!”杨非不由自主地在椅子上大喊道,“注意防守斜线,关注1号位的落点……”
杨非的话音刚落,覃默雯就发觉莫小雨的扣球果然向着本方1号位的空挡砸落过去。
如果覃默雯身高再多那么十来厘米,她一步就可以赶到那儿。可现在,她只能选择把自己摔出去,做一个大胆的鱼跃救球。
“砰……”
球从覃默雯努力伸出的手上弹了起来。即便身子重重地摔倒了地上,覃默雯还是瞪大了眼睛望着排球飞往网口的方向。
周书遥和方晗同时起跳。
但方晗只是一个做出了逼真假动作的掩护者。
后排跟上的袁?得到了周书遥的传球,她才是真正的进攻者。
“拦网!拦网!”顾未央在网子另一边大声提醒着二组的拦防队员。
但为时已晚。
袁?的扣球重重地落在了场地中。
看到覃默雯从地上刚一爬起来,就被围拢上来的一组其他队友们称赞着、慰问着,杨非的嘴角也不由得露出欢喜的微笑。
第二局对抗以一组的大获全胜告终。局间休息,覃默雯立马跑了过来。
“嗯,第二局的数据在这儿,你看……”杨非说着,调阅着数据给覃默雯。
“杨老师,您的数据分析真的好起作用啊!”覃默雯一边看着电脑,一边感叹地说道。
“数据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能够发挥得好,还要靠你扎实的技术支撑啊。对了,小雯,我看你的防守技术那么好,想问问你究竟打了多少年排球啊?”杨非抛出了自己心底的一个疑问。
其实从刚刚看到覃默雯不断地成功防守,杨非就特别好奇。毕竟之前这些年凭借他对国内年轻女排运动员的了解,能够像覃默雯这样拥有着扎实基本功的年轻选手确实越来越少见了。
“我啊,打了十七年排球了。”覃默雯随口说。
“唔……啊?”杨非大吃一惊,他以为自己听错了,“是……七年?”
“哦……是七年室内排球。”覃默雯认真地回答,但随即补充道,“打室内排球之前,我还打了十年的气排球。”
“如此说来,还真是十七年啊!”杨非感叹道。
覃默雯看着杨非,轻轻地点了点头。她还是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杨非会对她如此简单的运动经历吃那么大的惊。
可她不知道,她的运动经历其实并不简单。
杨非的吃惊就在于,在和覃默雯同龄的23岁年轻排球运动员中,即便是专业选手,能够拥有十七年排球经历的,全国上下还能找到几个呢?
第二十一章 杨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