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章 杨非[2/2页]

2.24米的天际 行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就这样,不知什么时候杨非才昏昏睡去。等到他再次醒来,就是被服务员做客房服务的敲门声吵醒了。
      杨非抓起床头柜上的手机,上面显示的时间,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五十了。他赶紧洗一把脸、刷个牙,穿好衣服带着相机、电脑冲下楼,中国女排二队的大巴车已经早就停在酒店门口了。队员们和教练员显然都上了车,坐在车窗前的赵一楠冲他招了招手。
      一走上大巴车,杨非就看到魏心荻坐在她习惯坐着的第一排位子上,手上还拿着一叠打印好的战术图表。
      魏心荻正目不转睛地看着那叠图表,似乎对杨非最后一个上车并不在意。
      杨非没有像以前那样,坐在魏心荻身旁的空座上。他往后排走去,擦身而过的瞬间,他瞥了一眼魏心荻手中的那叠图表,影影绰绰只见纸张的一角,还有美国排球协会的标志。
      坐在靠后几排的赵一楠喊住了杨非,让他坐在自己旁边。
      大巴车开动了,队员们显得很轻松,说说笑笑的声音又重新出现在大巴车车厢里。
      “队员们的情绪不错啊,”杨非随口问道,“上午的准备会你参加了吗?”
      赵一楠点了点头,说:“小魏真了不起,从美国队那边找来了阿根廷女排二队的详细资料。好家伙,上午的准备会上,她几乎是一个队员、一个队员,一条线路、一条线路地给队员们介绍了对手的情况,还做了针对性的布置,一讲就讲了两个多小时。虽然我还不太懂那些战术,但我从队员们的脸上能够看得出来,她们已经完完全全地胸有成竹了。那种自信,绝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对对手的绝对透彻了解上。连我都相信,今天的球,咱们一定能够以一场3比0结束战斗!”
      “有那么神吗?”杨非将信将疑地看着赵一楠,但他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所以我当时就觉得,你小子真应该也来听听赛前准备会。对了,你这一上午干吗去了?早餐、午餐也没看到你。”赵一楠说。
      “哦……我……昨晚上弄稿子太晚了,睡了个懒觉。”杨非找了个借口,说,“赛前准备会是内部会,我这个当记者的怎么好去参加。你是领队嘛,跟队员们一起听听,倒是合情合理的。”
      “你可别这么说,”赵一楠说,“咱们中国排协上上下下,还有每一支国字号球队的运动员、教练员,有谁把你杨非当外人了?”
      杨非笑了笑,视线不由自主地又投向了前排坐着的魏心荻。
      赵一楠察觉到了异样,他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杨非,压低声音问道:“对了,你跟小魏怎么了?”
      “什么怎么了?”杨非故作不解地反问道。
      “不对劲啊。”赵一楠皱了皱眉头。
      “怎么就不对劲了,我告诉你,没有什么不对劲的。”杨非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地嘴硬说道。
      “不对,不对!”赵一楠说,“你前几天不是一直坐在她旁边吗?你们还常常有说有笑的。就算小魏生病了,那天还靠着你的肩膀睡着了。可是今儿,你怎么不坐她那儿了?她也好像没注意到你似的。”
      “人家全神贯注地准备比赛资料呢,我不想打扰到她。”杨非说。可他自己都觉得这个理由太敷衍了。
      “杨非……”魏心荻突然转过头,微笑着喊道,“你坐我这儿吧,一楠那么胖,你挤着他,他怎么坐得舒服啊。”
      杨非看了看赵一楠,顺从地往前排走去。
      路过顾未央的身旁,杨非只见这个鬼机灵向他扮了个鬼脸。杨非也跟顾未央挤了个鬼脸作为回应。看着顾未央开心而顽皮地一笑,杨非心里却五味杂陈,一点儿都笑不出来。
      他轻轻地坐在了魏心荻的旁边。
      “你怎么不坐这儿了?”魏心荻问着,眼神却没有离开手中的资料。
      “那个……怕打扰你看资料……”杨非说。
      魏心荻突然递给杨非一张纸,杨非认得,上面的清秀字迹是魏心荻手写的。虽然魏心荻很小就接受专业排球训练,由父亲独自抚养长大的她,在“望女成凤”的父亲认真监督培养下,还是练就了一笔让杨非都自叹不如的好字。
      “千万别让咱们俩的事情影响到大家的情绪。”
      魏心荻这样写到。
      杨非顺手把纸折了两折,放进兜里。却问:“那叠资料是帕特里克做的数据分析吧,能给我看看吗?”
      魏心荻一愣,似乎明白了,微微一笑把手中的资料递给杨非。
      虽然不是专业排球运动员出身,但杨非浸淫排球报道十余年,也看得懂一些专业排球技术资料。他只见,那叠图表的内容果然涵盖了阿根廷女排二队在这次23岁以下女排世锦赛小组赛的前两轮里,所有场上队员的全部数据、跑动路线、扣球线路等等,翔实到让杨非乍舌的程度。
      这一次,杨非才真正明白,为什么魏心荻要去请帕特里克帮忙。有了这些数据和图表,就相当于中国女排二队把每一场比赛的对手情况都了如指掌。
      杨非把资料递还给魏心荻。
      “这只是根据前两场比赛的数据进行的分析,”魏心荻说,“你想一想,如果我们有这样一套系统和这样一位技术分析员,他能够在比赛的同时就根据场上出现的情况,来实时地告诉我们对手有可能采取的策略。比如,下一个球对手会有多少几率打平拉开,有多少几率打近体快,有多少几率打后排攻。然后,又能实时地告诉我们,对手的主攻打大斜线的几率是多少,打小斜线的几率是多少,打直线甚至吊球的几率是多少……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布置和准备了。这样的数据,将能够让我们现有的这些与其他球队的同龄人相比较具备了很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的年轻球员如虎添翼。而如果中国女排拥有并能够善用这种系统……”
      杨非一边听着,一边想象着,不由得入了神。
      他曾经粗略地向其他国家的排球记者、技术分析员等人了解过世界排坛各支球队逐渐普及使用的这套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但这套系统毕竟相当复杂,三言两语很难说得清楚,使得杨非只知皮毛,而不得其深。这一次听了魏心荻简明扼要的举例说明,杨非才算是头一回管窥到这种世界排坛新技术的面貌。
      杨非正想着这些,大巴车已经缓缓停下,比赛馆到了。
      走下大巴车,魏心荻让队员们和其他教练先走,自己却缓步缀在队伍的后面。
      杨非也本想一下车就先去看台,可见到魏心荻慢慢地走着,他的脚步也不由得慢了下来。
      “杨非……”魏心荻突然轻声喊着他的名字。
      “心……魏指导?”杨非纳闷地望着魏心荻,改了称呼。
      听到杨非口中的“魏指导”三个字,魏心荻无奈地笑了笑。
      她明白,这一句“魏指导”,让她和杨非之间的距离,仿佛又回到了几个月前在甬城机场时的初见。她也说不清,这样的距离到底是好,是坏。但她还是不愿意从杨非嘴里,听到“魏指导”这三个字。
      “就算……只是普通朋友,你也没必要喊我魏指导……”魏心荻说,“何况,我们还是可以一起讨论排球的好朋友嘛。你喊我心荻,或者像一楠那样,叫我小魏,都行啊。你一喊‘魏指导,我就想到陈主任那张严肃的脸……”
      “好吧,心荻……”杨非轻轻地喊道。
      “其实吧,我们都改变了,”魏心荻说,“这次回来,我就发现,有时候和你讨论一下排球,其实也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
      “嗯。”杨非点了点头。
      “走吧,进馆!”魏心荻笑了,“让我们去赢下这场比赛!”

第34章 杨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