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 杨非[2/2页]

2.24米的天际 行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魏心荻笑了,说:“日本女排拿老眼光看待我们,以为我们还是以往那种‘寓攻于快、寓攻于变的风格,没想到我们今天上了个大接应,前后三个强攻点轮番对她们展开攻击。她们的拦防就算再皮实,也经不住姑娘们的‘组合拳出击啊!”
      “我发现,这些年很多欧洲队都开始这种打法了……”杨非说。
      “果然是排球专家啊,”魏心荻看了看杨非,半开玩笑地说,“连这个都发现了。”
      杨非笑而不语。
      魏心荻点了点头,说:“现在,世界女子排坛的确发生了技战术男子化的趋势。这种变化,要求女排运动员具备速度的同时,也要有高度、有力量。而我们的年轻队员们身高越来越高,力量越来越好,为什么不能尝试着顺应世界女子排球发展的潮流,去寻找适合我们的打法、风格呢?”
      “可是,以往中国女排赖以成名,或者说取得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的风格、打法就是‘快速、‘全面和‘多变。外国人的那一套东西,真的适合我们中国女排吗?欧洲那些男子化风格的球队,又有哪一支成功拿到过世界冠军呢?”杨非反问道。
      魏心荻站住了脚步,她转过头,看着杨非,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说外国人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但既然世界女子排球技战术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方向和新的潮流,我们一定要重视。再说了,中国女排二队队员们的情况,你这两天也看到了。她们年轻、高大、有冲劲,也有超过以往任何一批中国女排老队员的身体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正因为她们的身材越来越高,她们的基本功扎实程度不如老女排。况且,这又是一支短期集结起来,为了一项有着明确目标的比赛而成军的队伍。所以,我必须根据她们的特点,根据今年的比赛目标,来为她们打造一个短时间内就能起到效果的战术打法。以往的中国女排选择了像我这样的一批基本功还不错的队员,然后主教练可以根据他的思路,利用长时间的集训,去精雕细琢,打造我们‘全面、快速、多变的战术风格。但请问,杨大记者,中国排协给了我多少时间让我先去磨练这些队员们的基本功呢?我是要培养人才,可既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我就必须要在‘扬长的同时,去努力‘避短,去寻找能为我所用的战术打法。毕竟,失利并不能让她们成才得更快,我得让这些年轻姑娘们通过一场一场的胜利去收获信心,同时积累经验尽快成长。”
      “可是,这样一来不就等于失去了中国女排固有的风格了吗?”杨非也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他的观点,“那么未来,你的这批队员们入选中国女排之后,她们怎么去适应国家队的战术打法?难道后备梯队的打法,不应该和成年队一脉相承吗?”
      魏心荻看着杨非,久久没有说话。好半天,她才反问道:“杨非,在你看来,我是一个只看眼前一时、一赛成绩的教练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杨非连忙说道。
      魏心荻说:“我希望,我在中国女排二队尝试的这些战术变革,能够影响到我的年轻队员们,因为她们的身体条件和个人特点,决定了她们或许更适合这些战术变革。她们的成长,也或许带来了中国女排进行技战术变革的契机。我也认为,她们未来都是中国女排的可造之才和新鲜血液。如果她们能够进入中国女排,我更希望她们能为中国女排带来新的战术革新。虽然,有的时候我也觉得这是我的幻想,但,这也是我所期待的。”
      “可是,你怎么能让中国女排放弃曾经成功过的经验,去尝试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呢?”杨非又问道,声音不由得大了起来。
      魏心荻说:“我觉得,几十年了,中国女排所取得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但真正的成功经验不应该是某一时代、某一批人的技战术打法,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女排教练员、运动员那种‘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技战术打法总会有局限性,但中国女排的那种精神力量是永恒的。”
      “可是,精神力量总是要以技战术为‘物质基础啊!”杨非说着,声音更大了些。
      “杨非,为什么每次我们讨论起排球理念,你的声音总是比我还大,也总是和我意见相左呢?”魏心荻问罢,自己却无奈地笑了。
      不等杨非开口,魏心荻就平静地说:“好了!好了!我们今天就讨论到这里吧。”
      说着,魏心荻向着热身场地的方向走去。
      杨非呆呆地站在原地。
      他发现,魏心荻和五年前不一样的,除了发型,还有她的性格。
      魏心荻变了。如果是在五年前,或许她就要和杨非因为讨论中国女排的战术风格而大吵一架,来强调自己的理念和观点是正确的。但今天,主动避免了争执的却是魏心荻自己。
      杨非的心里百味杂陈。他想,如果五年前的魏心荻是这样对待两个人之间因为排球理念而产生的分歧的话,或许两个人就有可能不会分开了。
      可是,他又想,或许正因为两个人分开了,今天的魏心荻才会主动避免在这样的问题上和他发生争执。
      杨非也无奈地苦笑了笑,他追过去,跟魏心荻一同走进了中国女排的热身场地。
      场地中,徐振光正如以往那样,亲自上阵给队员们喂球,让攻手们在网前扣扣球,找找球感。
      看到魏心荻不知何时来到这里,站在训练场的一角,徐振光有些出乎意料。但他没有停下手中抛着的球,直到这一组扣球热身结束,徐振光才满面笑容地走了过来。
      “小魏啊,你们下午的比赛打得挺不错。”徐振光对魏心荻说道。
      “徐指导也看了下午那场比赛?”魏心荻问。
      徐振光点了点头,说:“我们刚才过来的时候,正好第四局刚开始,所以看了一局。今天晚上回去,我会组织队员们好好看一下这场比赛的录像,学学你们是怎么打日本女排的。”
      魏心荻微笑着说:“徐指导您开玩笑了。我们队里那些‘小屁孩儿使出吃奶的劲儿才打了日本女排一个3比1,也赶上日本女排那老太太对我们不够熟悉。咱们中国女排打她们,还不是手拿把攥地3比0嘛。”
      和徐振光嘻嘻哈哈随口聊了几句,魏心荻突然发现周书遥并没有在场上热身,而是自己一个人坐在场边。她膝盖上敷着冰袋,神情寥寥。
      “徐指导,书遥她……膝伤还是没有恢复利索?”魏心荻问到。
      徐振光原本脸上浮现着的轻松神色,也一下子暗淡下来。他凝重地小声说道:“可能这些日子训练量大了,书遥的膝盖积水又严重了。我本来想着这场比赛让她歇歇,可她说什么都不愿意。唉,我……我不想再出现以前出现过的问题,再给运动员带来什么伤害了……”
      徐振光的声音不大,但每一字、每一句都仿佛在魏心荻心口重重地敲击着。
      魏心荻仔细端详着身旁的这位老帅。如果放在五年前,她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这样的话会从徐振光口中说出来。
      有的时候,人会改变一些事情;也有的时候,事情会改变一些人。
      “小魏、杨非,你们先看一会儿,”徐振光说,“我得抓紧时间继续帮她们练一练。”
      说罢,徐振光便往热身场地里走回去。
      杨非看了看徐振光,又看了看坐在一旁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周书遥,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可杨非又突然看到,魏心荻向着热身场地走了过去。
      “徐指导!”魏心荻大声说着,“您休息一会儿吧,让我帮大家传几个球!”

第21章 杨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