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有资源,许莉丽很欣喜,这些都是宝呀,城里人的“宝贝”,这些东西原生态的,纯天然的,别人城里人和平原上的人想要都没有呢。可是,原先山上的都烂了,腊肉吃不完的都喂狗了。寨子里的人对什么特产不特产的没有任何兴趣,认为这些都不值钱的玩艺,山里到处都是,春夏秋冬,翻来覆去的,年年都有,年年都开花、结果,周而复始,在他们记忆里,打小从记事起从来没有人当回事。不如掉在山里,烂在地里,当作肥料还实惠一些呢。
这些能变钱,众人不信。许莉丽是信的,她更有信心让这些山里嫌弃,外面的人是宝的东西变成哗啦啦的钞票。读大学时,她选择的专业就是电子商务,算是专业对口。现在,新时代党的好政策来了,全国都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号角,各行各业的扶贫政策都在向贫困山区倾斜。为此,她没有理由不想方设法的让清溪寨村富起来。
随着农村通信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互联网深入乡村带来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农村生活方式和文化也随之悄然改变。红包文化盛行的背后,折射的只是农村买卖电商化、娱乐线上化、返乡创业等等被改变的一角。在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下,面向农村的电商服务更加多元化。从帮助农村消费者购买产品,到帮助他们出售产品,农产品的出售渠道增多。
老话常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在应该再加上一句:“想要强,先通网”。可见,在农村,互联网经济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许莉丽想,这下她找到了用武之地了。
想起现在山外那些生活水平不错的人群,在市场买菜都要找有虫眼的,到乡下吃饭要找农家乐自家喂养种植的,吃鸡要吃放养的土鸡,吃羊肉要吃膻味浓浓的,猪肉要吃纯粮食喂的,见到城里人很少见到的板栗,核桃、柿子、阳桃、还有天麻,香菇,更是人家的零食和待客的必需品,什么反季节的,转基因的从开始的接受,到后来的嫌弃,生怕吃多了对孩子健康不利,男人更怕吃了这些会没有了爱情的结晶。更有甚者,对那些农药喂大的蔬菜,反季节的,转基因的东西深恶痛绝,谈虎色变。
这就是商机呀,清溪寨村这里有货源,城里人需要,山里人嫌弃,城里人是宝。山里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其劳力,其苦累,一年到头种的和收的入不敷出,怎能与城里人不吹风,不淋雨,每月大几千块钱的工资,吃还是吃绿色的,生态的,刁嘴,从他们衣袋里掏钱出来,买他们所需要的,何尝不可呢?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以许莉丽的敏感,发现了这个就是商机。她要利用这个商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清溪寨村就是她的舞台。
(本章完)
第125章 人生舞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