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一张报纸呼啦啦的扇着风,众人刚就坐,村民们就围拢了过来。
李富贵见状,站起来对着村民们喊:“乡亲们,除刘子羽外,都到外面去,奈心等着,等定了方案,再通知大家。”
“不行,你们商量你们的,我们也有权力听内容。”张来财不干,跳起来喊。
“我们不走,找许书记我们有份。”龙仁新也跟着喊道。
龙仁新话音刚落,张胜兴马上接口:“又不是什么秘密,为什么我们不能听?”
吴泽文也喊道:“我们不出去,在森林里头,我们有经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兴许我们还有好的建议呢。”
他们这一说,正要站起来赶人的几个民警,只能面面相觑,人家又不是违法闹事,不过是心情十分急迫而已,所以不知如何中好。
这时,陈正平对李富贵摆了摆手,说:“老李,算了,大家的心情可以理解,大家伙一块商量个好的办法吧。”
见乡里的书记这样说了,李富贵才改口说道:“那大家就安静点,我们商量正事,别误了大事。”
话音刚落,张来财就扭头向外面喊道:“大家伙都把嘴巴闭紧,我们赶时间,让领导们商量对策是大事。”
他话一落下,外面的,屋里的村民们一片应答声:“好”!“不做声了”。
顿时,屋里安静了下来,人们屏住了呼吸,生怕自己一时不注意,闹出了响动,误了救人,自己就是全村人的罪人了。
见村民们秩序井然,非常听话,陈正平心里有些激动,稍稍平静了下来。马上张口说道:“谢谢,谢谢大家!”
陈正平没有道理不感谢大家,这句感谢,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激。
清溪寨是全县经济发展,村风民风,社会稳定,上访告状等等方面,排名倒数第一。为此,陈正平做为乡里的一把手,没少受到县委领导的批评和指责。全乡十多个村,就清溪寨不行,而且还是全县的倒数第一,拖了全县后腿,能不被批评和指责吗?答案是,肯定的。
什么“一票否决”,什么“担责”“问责”的,陈正平没少挨批。忍声吞气这么多年了,能对清溪寨有个好印象么?
陈正平对清溪寨政策倾斜得少么?为了让清溪寨不拖全县后腿,什么补贴资金,经济发展项目,民政救济,等等方面,都是第一个先想到这个地方的。他来清溪寨的次数少么?从他受到县委派到乡里当一把手,知道有个清溪寨这个穷地方,先烧的“第一把火”,就是清溪寨。用清溪寨人的说法,清溪寨就如一个“烂闷火兜,吹不燃打不熄”。国家政策,科学技术,领导力量,什么方法都是跟其他地方其他村一个样,可清溪寨无论怎么扶持,就像一个不能生小孩的女人一样,任男人怎么努力,就是生不出小孩来。
(本章完)
第91章 都急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