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章 复员时节[2/2页]

守望巍峨 锦屏隐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点也不意外,事实早就很清楚地摆在那儿,再说这也遂了各自的心愿不是。
      卫生队就两老兵,也就没有设置什么退伍老兵专桌,而是在原先的伙食基础上,大家中午、晚上都再加了几个菜,基本达到小会餐的标准,老兵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在一起共事毕竟有感情,真设置两人的专桌,他们也不好意思不是
      再说队长安排肖班长给两人比照各自一千元的标准买个纪念品,这是连队战士怎么也比不了的。
      以连队的名义给老兵送纪念品,这在部队是个传统,大家在单位工作了这么久,总要留个念想不是,将来某个时候,想怀旧了至少要有个物件吧。
      至于买什么就得看单位的实力了,连队除了一点伙食费和工作经费外,一般没有什么外业收入,连长会当家一年下来也许还有点节余,如果不会当家,司务长再手撒一点,亏空很多都有可能。
      因此在给老兵买纪念品这个问题上,大家基本上不会太奢侈,卫生队当然除外。
      退伍老兵的管理一直是各单位比较头疼的事。
      我们的有志青年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一起,穿上绿色的军装,摸爬滚打,洒尽了辛勤的汗水,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他们为什么?当然保家卫国不是他们参军唯一的目的。
      固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哪来的家,保家卫国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但大家想在部队进步,既尽了义务又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可机会只有这么多,不会人人都能得到满足。无论各级领导怎么给他们算精神上的收获,哪些方面得到锻炼,哪些方面受到培养,但他们只愿意盯着能看到的东西。
      这也不能怪他们短视,一样的在连队摸爬滚打,有的可以告诉爹娘和乡亲:我入党了;我考上学了;我转了志愿兵。而大多数却要满怀遗憾地告别军营,两手空空回去见爹娘。他们总不能对爹娘说,“我练了一身好肌肉,我五公里跑得最快,贼娃子如果上我们家偷鸡我能追得他吐血”吧。
      心中的失落需要弥补,心中的不满需要发泄,当卸下肩章帽徽后,连队干部的话就不是那么管用了,想听就听点,不想听干脆当作耳旁风。来去也很自如,高兴就打个招呼,不高兴直接开溜。
      团里为了应对这种状况,天天都派出纠察上街,包括晚上也不例外,军务参谋直接带队。
      当然卫生队不存在这种情况,两个老兵去哪儿就和队长请假,队长来假就准,只是千叮咛万嘱咐,外出一定要守纪律,平安去平安回。
      第二天退伍老兵就要离队了,大家都平平安安,表现出很强的纪律性和协作意识,队长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私底下和肖班长说“这两老兵不错,不枉我们这几年的培养,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的,我们尽量给他们办。”
      但当天晚上爆了一个大冷门,要走的没有出事,原准备留队的却捅了漏子,刘参谋长勒令卫生队当天晚上必须做好准备,第二天让他和其他巡退伍老兵一起离队,谁求情也没用。
      谁呀,董班副。

第26章 复员时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