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条条幅,上面写着:“河中市人民和子弟兵心连心”、“军民齐心共建美好河中”等等。
在热烈掌声的欢迎中,首长和市领导都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欢迎仪式之后,部队返回新营区,开始新的生活。
卫生队这个小院很有特色,是座小平房,处于营区的一隅,自己有个独立的铁门,铁门外有一条路经过旁边的林场,直通国道,铁门钥匙谢队长给了龙军保管,叮嘱一定要管好,不能让人随意进出。
小院很小,房间数量只有以前的一半,习惯了以往卫生队那广阔的天地,现在看这个小院,就觉得十分的拥挤。为了挤出两间住院部,队长要求各科室尽量合并,一些不是十分紧要的科室这次就干脆暂不忙设置。譬如理疗室,队长就让直接设到了家属院那边。
喔,忘记介绍家属院的搬迁了。
因为新营区驻在市郊,离市中心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家属的上街,孩子的上学都十分不方便,因此在做营建方案时,部队的家属院就和军分区的家属院设在一起,这样一是方便管理,二也相对安全。
家属院的搬迁早在部队搬迁之前就已经进行了,部队现在离家属院远了,干部的回家就没有以前那么自由,团里每周二、周六晚发班车回家属院,周三早晨、周日晚上又发班车回团里。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家属如何就医呢,人吃五谷杂粮,哪就能没个头疼脑热的,不能让这些分了干部们抓工作的神,所以团里就安排卫生队在家属院设了一个卫生室,安排一个医生和一个卫生员专门在那为家属保障。
理疗室的志愿兵赵明松,今年就到期,他老家是沿海一带的,经济十分发达,他早就想回去了。所以剩下的这几个月队长就安排他也在家属院那边,把理疗室建起来,一是培养一个接班人,二也可以为家属们搞个理疗,这边的气候十分干燥,有时小孩生病了可以搞个雾化。
这么多人、这么多装备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挪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混乱一阵子是必然的。卫生队谢队长前面因为来过,心中早就有了谋划,因此最先安定下来。
团里的助理毕竟年青,这方面就没有什么经验,搬过来后,团首长的中灶不是这里对不上号,就是那样东西要现买,首长的饭就只能凑合一阵。政委和政治处主任知道卫生队的伙食一向都不错,就和队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段时间要来打打秋风。
这不是一个领导过来吃几顿饭的简单问题,用队长的话说“这是一个让首长全面了解我们工作的机会,也是一个自我展示的极好平台”,因此让肖班长务必全力搞好伙食调剂。既让领导觉得非常不错,也让领导感觉这就是一个平时的状态,不是特意作假。
好在卫生队底蕴丰厚,平时在伙食调剂方面也有特点,因此稍稍努力,就让领导赞不绝口,用主任的话说“政治工作是生命线,伙食是半个政治工作,官兵吃好了,就能体会到单位领导的关心爱护,心中就没有那么多怨气,卫生队在这方面走到全团的前列,就是中灶也比不上”。
领导的褒奖也许有夸张的地方,但从他们的高兴程度可以看出,他们对卫生队的工作是认可的。
搬迁过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老兵复员时节。
第25章 集体搬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