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理成章了。翻手取出两个卷轴,一齐抛给沈君山,说道:“这两个卷轴,一个是纳物如尘的法诀,另一个是地阶仙法的精要。好在推新大会的第一轮比试已经结束,在第二轮开始前应该有三五日的休整时间,你若想在此后的比试中继续获胜,那就拼了性命,在第二轮开始前掌握这个地阶仙法吧。”
这话若是被其他修仙者听到,只怕会当场疯掉。数日时间掌握一门地阶仙法,这种事情就算是对于地仙巅峰级的高手来说,也是有些难度的,何况沈君山在此之前还没真正接触过地阶一级的仙法。
然而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沈君山不知道其中的困难,自然也不觉得如何特殊地头疼,只是看着手里那卷“纳物如尘”的法诀,奇道:“以前我要你教我纳物如尘时,你说什么也不肯教,现在我有了幻狐纳戒,还学这个做什么?”
飞笑天正色道:“虽然这纳物如尘的法术,只要凝结虚弥仙气者便可修炼,但你切莫小看了这法术,传说若能将其修到极致,便能发挥出裂破虚空、吞纳天地的神威咧。当然,你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掌握那个地阶仙法,相信对你接下来的比试会有一定帮助……”
虽然沈君山被这一番话勾起了对“纳物如尘”法术的无限好奇,但毕竟飞笑天说得在理,眼下以推新大会为主,尽快修炼地阶仙法才是正经。
从今天结束第一轮比试算起,到三日后第二轮比试开始,沈君山最多拖延到第四天登擂之时,满打满算也不到四天的时间,虽然沈君山并无畏惧,但也不敢有半点轻视、耽搁,瞬间将对纳物如尘的好奇尽数收起,全心投入到那个地阶法术的法诀卷轴中去。
将神识注入卷轴,其中的内容顿时呈现在沈君山的脑海当中,抢先便是四个凝重的大字——“明镜止水”。其后写着“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这段话源于《庄子?德充符》,乃是道家明言哲理,可惜沈君山自小读书甚少,若不是飞笑天为了让他能独自阅读法诀卷轴,在三年时间里教了他一些文化知识,恐怕沈君山连这些文字都认不齐全,更别提理解其中的涵义了。
再向后看,便都是法诀的修炼要点,却也寥寥数语,看得沈君山似懂非懂,郁闷至极。
飞笑天也知他胸中墨水不多,寻常法术的口诀还可自阅,但文法精炼、内涵深邃的法术奥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沈君山目前所具备的文化程度。谁能想到沈君山数年之间便突破了地仙级别的瓶颈?早知如此,当初就抓紧时间先提高他的文化教育了,可惜此时现教现学已然来不及了,飞笑天也是徒呼奈何,只得苦笑道:“小子,法术之道重在一个‘悟字,你不要拘泥于字面上的语法,而是感悟词语中的涵义。所谓‘道可道,非常道,有些东西是我没法教导讲解的,就需看你自己的悟性了。”
沈君山料到了修炼地阶仙法必然不易,却没想到单在阅读理解法诀卷轴的内容上面便难倒了自己,偏偏推新大会赛程紧凑,几乎不给自己慢慢琢磨研究的时间,实在教人急煞肝肠。
对于悟法一道,飞笑天也是欲助无门,只得劝慰道:“其实你现在的实力,已经可以在推新大会上与那些初入地仙境界的宗门弟子一较高下了。这地阶仙法若能及时修成当然可以使你在比试中多一助力,若是来不及,也不必太过纠结于此,毕竟修炼仙法并非朝夕之事,多少人为了某种仙法一练便是百年,那也是寻常的事情。”末了又说道:“现在你重点要参悟仙诀中的要义,不必在这里避世修炼。这些天你就在幽叶峰上修炼即可,等三天之后,本仙再去找你,到时视你的修炼进度,我们再商定接下来参加比试时的对策。”
时到如今,也只好如此,将沈君山送回幽叶峰的居所之后,飞笑天悄然遁去,只留沈君山一个人在屋中闭关静思。
第189章 明镜止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