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五章:茅焦回咸阳,王宫内的禀报[2/2页]

秦功 下雨我带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随后目光看向地图,先是本能的看了一眼赵国的位置,随后方才看向最远的齐国,写有齐国临淄的地方。
      “回王上!微臣此番,未进入水村,便从其他村的百姓口中,得知衍!”
      茅焦拱手说道。
      一句话,让嬴政十分意外的看向茅焦。
      这是什么意思?
      衍在齐国临淄,很有名?还是在周庄的村子很有名?
      然而接下来,茅焦的话,便让嬴政彻底意外起来。
      巨大的书房内,数百盏烛灯点亮四壁。
      茅焦把去到村子的见闻,那些村民、那些妇女的话,缓缓说出来。
      嬴政一边看着地图,脑海里浮现当初见过的那个少年白衍,这时候不自觉的浮现白衍小时候的过往。
      一个少年由于体弱,在村中被村民嘲笑的身影,浮现在嬴政的脑海里。
      当听到老妇人的时候,听到老妇人那句‘我外孙,定会比你们有出息!定会有明君贤王识我外孙,封卿拜将!时,嬴政不由得笑起来。
      这是指的是自己吗?
      也在这时候,嬴政也才明白,为何那少年,会千里昭昭,孤身从齐国赴秦,为何在冒充那个细作子弟,得到白氏的信任后,还要入伍从军。
      放弃白氏给与的补偿,白氏带来的富贵,不惜去投身做先登,九死一生。
      “茅上卿可曾去见过那老妇人?”
      嬴政看向茅焦。
      此刻即使是一国君王的他,听到这外祖孙之间感人的事情,都忍不住眼睛微红。
      “回王上,微臣特地去见过那老妇人!”
      茅焦听到嬴政的询问,点点头。
      别说嬴政,当初他听到的时候,也是双眼泛红。
      “那老妇人由于年岁已高,身患重病,已经搬去齐国临淄内的一个小苑,小苑不过”
      茅焦把当初在小巷子内,见到的哪个小苑,以及那个老妇人重病的事情,全都告知嬴政。
      当嬴政听到患病之后,眉头微皱。
      直到听说田氏田鼎的爱女,田非烟也出现在小苑,嬴政眉头方才舒展。
      对于田鼎之女,当初白衍在竹简内,也曾提到过。
      茅焦说道田鼎之女之时,特地观察嬴政,见到嬴政并没有任何反应,方才松口气。
      “那老妇人得知其外孙已在秦国成为左庶长,老脸泪流,不断跪地言王上乃千古明君,不过那老妇人送茅焦出巷子之时,曾请求茅焦,重病之事,勿要告知白衍。”
      茅焦对着嬴政说道。
      后面的事情,茅焦没有说,因为前面说的,已经足够。
      见嬴政没有询问,茅焦便继续说着有关那少年的经历,包括后面年幼时,被迫去做殓尸人,分担家中苦活。
      茅焦也告知嬴政,去见过少年家中父母。
      许久后。
      茅焦方才说完。
      “王上,以白衍将军在上郡之能力,日后王上定当名垂千古。”
      茅焦对着嬴政拱手道。
      这句话绝对是真心话,嬴政重用白衍,白衍施展才能报效秦国,日后那老妇人、白衍,以及王上,都会成就千古美名。
      这美名绝对不弱于曾经赵国风光无二的‘将相和!
      当初赵国‘将相和,以及赴秦之举,让赵惠文王的美名流传天下。
      日后若是世人知晓白衍的时机,同样也会为之振奋。
      “此事暂时不能传出去。”
      嬴政听到茅焦的话,笑着说道。
      其他大臣吹捧,只是听着舒服、喜悦,但茅焦开口奉承,那可不一般,嬴政若是记得不差,这还是第二次。
      但眼下。
      嬴政却不着急说出去。
      白衍的能力越高,这些事情越晚传出去越好,眼下方才灭韩一国。
      待有一日,白衍能成长起来,为他平定其他诸侯国,到时候传出去,方才更能体现这些事迹。
      “我外孙,定会比你们有出息!定会有明君贤王识我外孙,封卿拜将!”
      嬴政想到那老妇人的这句话,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
      目光看向地图上的齐国临淄,嬴政此前也没想到。
      那少年曾经经历过如此多的磨难。
      有一个那么好的长者。
      (本章完)

第二百四十五章:茅焦回咸阳,王宫内的禀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