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皇帝同意了采选,可到底征选的女子也仅仅局限于品名士豪庭,这其中大半的士族都依附于林家。”
“如此看来,北镇山取胜的几率不大。”
但段玉?的目的却是想让北故单入主东宫,只有北镇山的势力逐步渗入皇宫内部,他才能有机会与林彦观相抗衡。
段玉?等的就是这样一个时机,到时在挑起两方争斗,引起鹬蚌相争,让殷朝陷入动荡内乱的局面,这时,他便可作壁上观,做那后来黄雀,如此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夺得殷朝。
“只是……”
段玉?眉头一皱。
棋局已布,他却缺了个重要的棋子。
要想在采选获胜,就必须有一定的勇气计谋。毕竟对手是林家,势力广布,寮下人才济济且做事精明狠绝。
若是硬碰,必定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既然不能再别家选择,不妨另寻他法,直接从林氏一族这一人选。
这样看来……
段玉?嘴角浮现一抹笑容。
“眼下不正好有个极为合适的人选?”
”林庭语……”
段玉?站起身,目光眺向远处,心里浮现出林庭语的身影。
四季流转,春去秋来。
殷度露望着窗外红透了半边的枫叶,打了个喷嚏,她紧了紧身上的衣裳,深感秋日的冰凉。
“公主殿下。”怜莞为她披上一件狐衣,退到一边。
“哥哥呢?怎么还不来?”
“回公主,太子殿下此前被皇上召到殿香阁了,贵妃娘娘也在。恐怕会迟些时辰来。”
殷度露不高兴地拍了拍茶几。“何贵妃?怎么见她一直都在父皇的寝宫啊?”
“公主殿下……”
怜莞担忧地望着殷度露,露出一丝无奈。
宫中谁人不知,度露公主因为是宛德皇后的遗女,皇帝才会如此宠溺放纵,宛德皇后身前容貌绝丽,德行端正,极受皇帝和太后的宠爱。可惜命浅福薄,才三十之年,便不幸而薨。
毕竟逝者已逝,才几年功夫,当年如胶如漆的恩爱之情,如今早已荡然无存。
自林贵妃上位后,皇帝便独宠她一人,致使后宫有诸多怨言。
而殷度露向来不欢喜林贵妃,一半是因为宛德皇后的原因,一半也是因为林贵妃收殷吟光为义子的事情。
虽然殷吟光与殷度露并非同一生母,但两人自小便甚为交好,在诸多皇子皇女间,满眼都是虚情假意,利益当先,从没有长久的友谊,独两人的感情从未有移,坚若磐石。
殷度露一直都将殷吟光视为亲哥哥,对他已是掏心掏肺,从没半分不忠。
所以她才那么怨恨林贵妃,母妃当年死因本就存疑,况没过多久,林玉裳那女人直接从贵人升到贵妃,还独占宠幸。
没过多久,哥哥的生母容贵妃亦莫名其妙地薨了,何贵妃又自然而然地收了殷吟光当作义子。
她在怎么想,都不可能认为真的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可毕竟她只是一个公主,没有半点实权,根本不可能查清背后的真相。
“可恶!”
这样想着,殷度露心中怀恨,不经意间攥紧了拳头。
皇帝寝宫里,殷吟光毕恭毕敬地站在殿下,虽说是九月爽秋,可他依然额上冒出虚汗。
“朕听太傅说,太子近日已熟读了儒家经典,和各国传记?”
见皇帝威严发问,殷吟光丝毫不敢懈怠,忙鞠首道:
“回父皇,儿臣不敢,只是能倒背如流而已,要论信手拈来,句句为典,儿臣还差了一点。”
“是吗?看样子,倒是有在用功。”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显出舒心的笑容。
身旁的林玉裳见状,一面玉手搭在皇帝肩上,替他捶揉,一面看着殷吟光笑道:“陛下,太子近日确实有钻心研读古典呢,昨日臣妾派人送点心去,都不见有人,问起,只说是在内殿背着论语,学得竟废寝忘食了。”
“是嘛……”皇帝放松地躺在林玉裳怀里,声音舒朗。
“娘娘太过夸奖了,这本是儿臣应尽之事。”
“这样说起来,采选事宜,朕虽全权交由丞相和太尉去办,但好歹你才是这次选秀的主事人,一半也要看你的心意。”
殷吟光一惊,没想到皇帝会问及此事,尴尬笑道:“儿臣不敢,此事,儿臣全凭父皇和娘娘做主。”
皇帝听了,不满地眯起双眼。
“宫中选太子妃,岂有太子不参入之理?”
林玉裳见皇帝生气,忙在旁劝解道:“陛下,您又不是不知太子的心思,太子这人一向存有孝心,敬重陛下的很,因而凡重大之
第59章 太子采选(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