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九章 又一次[1/2页]

不完美对话 神者不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离开实验室,清凉的空气里沉淀着白日喧嚣的浮光,隐隐朦胧的路灯把水泥路照的白一片黄一片。
      “陈初?”有人在身后喊他。
      回头一看,竟是多日未见的程峰。
      “刚从实验室忙完,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他问。
      “今天刚回来,你最近在忙什么?”陈初随意寒暄。
      “还是之前一些零零碎碎的试验,”他看了看手里拎着的包,抬头看着陈初问:“听说刘教授又申请了新项目,你忙的过来吗?”
      “没错,申请了新课题,不过老师新招的学生不错,之前的就转给他们做了,还好,人手不够就把计划周期拉长一点。”看他眉眼塌陷,似乎好几天没睡好,“你看起来很累,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俩人原本都是刘教授的学生,只是天赋差异,程峰在陈初面前犹如砂砾衬着钻石,渺小而又平凡,半年前他就转投黄教授,跟着黄庆伟做泛活化研究。
      程峰不到三十,两鬓已经有星星点点斑白,这几日忙也没顾上剃须刮脸,此时配着青黑的眼眶更显颓丧,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试验结果和预料的差了十万八千里,重新捋了好几遍还是没找到问题点,头大。”
      陈初想到之前bt试验无法复现,也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找到问题所在。就安慰他:“原理没问题,就好好查一下试验模型,试验条件,试验设备,操作过程,排除了所有的可能,剩下的不可能就是真因了。”
      “话是那么说,一个试验不同的人做,实验条件都一样,那操作差异,试验品差异也没法保证一模一样。项目结题都是有时间要求的,搞不好又要延期,预算又紧张,真是愁人。”程峰抬起胳膊,看了看时间。
      所以,项目立项的时候要充分调研,预估可能遇到的问题,不能为了能立项强行压缩周期和预算,立项一时爽,干活愁断肠。
      更别提,干着干着,项目节点评审的时候领域专家又会有增加的意见和新的灵感迸发,增加新的工作内容,时间和预算不变,工作内容倒是大幅增加。项目周期越长,变化就越多,所以这几年大家立项的时候都压缩周期,最多两年,毕竟算上开题立项结题,三年时间就过去了,刚好一个博士的正常周期。如果课题延期,许多博士也得跟着延毕,影响第二年的招生名额。
      听到这话,陈初也只能笑笑,“那就回去早点休息,明天再想办法。”
      程峰犹豫的看看他,把手里的包提起来问,“你能不能帮忙看看?”看他一脸疑问,解释道:“你思路清晰,总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没准你看一遍这些材料能比得上我好几天分析。”
      俩人这会儿走到拐弯处,路灯有点暗,陈初见他打开包,拿出一卷材料出来,俩人离得近,程峰一抬手,那些纸张就送到陈初眼前,想找个亮一点的地方仔细看一眼,程峰却把包放地上,喊他,“陈初。”
      晕过去的时候,陈初想,终于来了。
      程峰身后几个学生装扮的人迅速靠上来,其中一人与他身材相仿迅速脱了陈初的外套和自己换了,其他人架着陈初熟练的躲避者摄像头往接头处走去。身材相仿的男子沿着陈初常走的路回他的宿舍楼兜了一圈才换装汇合去了。
     &nb

第七十九章 又一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