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的监控检查了一遍,在生化楼还新安装了一些监控点,我听小徐说,有技侦的公安还在查!”
“三哥,”陈初说,“我在q大的时候就没有遇到被跟踪的事,但是来的火车上好像就有人跟着我了,我当时以为自己神经紧张了,现在想想,那会儿就不对了!”
听到这话,李成蹊抓了抓头发,“可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真要被惦记上了,得赶紧捉了,要不天天提心吊胆的,”看了看身边仍然偏瘦的人,说:“这事儿你和公安说了吗?”
“没说。”陈初看三哥有点要发火的意思,赶紧补充说,“我光惦记试验的事了,这刚想到,你别急,”陈初把手机拿出来在他面前晃了一下说,“我加了警官的,待会儿就告诉他。”
李成蹊把手机拿过来,让他找了警官的对话界面,立刻发了消息过去。
两人边走边说,到了荣格教授办公室,敲了门进去。
一进屋,除了荣教授和徐开硕,另外四个人,一个站着的,年纪看起来三十出头戴黑框眼镜的是精仪系的,他身边头发花白,脸上搁满了细纹,精神矍铄,两眼笑眯眯的是精仪系的张主任,另外两个,一个吸着啤酒肚穿西装的,四十多岁上下的中年男子是微电子的林教授旁边和他年纪相仿国字脸的是王教授。
互相介绍认识了之后,荣教授让陈初仔细的说一遍自己的猜测。
陈初从实验现象说起,讲了q大和g大的试验无法重复,又说了自己在地下室发现的仪器。
林教授是个急性子,听完,第一个问陈初,“你的猜测是,因为信号波的干扰造成了两边实验室结果的差异?”
陈初摇摇头说:“这里面的具体原理我不清楚,两边的试验条件差异排查到这个地方了,我不知道这个信号发生器是不是影响试验成败的真因,只是一个猜测。”
王教授对张主任说,“这个发射器当初是你这儿主持建立的撒,后来也没搬走,得空偷懒还偷出灵异了撒!”
张主任把眼镜往上支了支,“这仪器自从零九年我们搬家之后,高频大功率就没开启,现在就配合着低频捕捉,好多年了也没什么反馈,回头我找找说明书,看看还在不在!”
“别开玩笑,”林教授说,“谁不知道你们精仪系,一个m5的螺栓图纸都存着好几个备份,这么个大家伙,还一直用着,能没有说明?”
张主任敲着桌子上一堆文件说:“图纸堆起来半箱子,谁去翻,尘土都铺一层了,我得查查电子的备份,当年还刻光盘了,现在找个读盘的都难,要不,你们先去测测波频,把你们实验室高射频的镜子拿过来测一测分子波动,出个分析结果得了。”
荣教授适时插话,“看来还是很好解释啊,难为我们一堆搞细菌分离的想破了脑袋,没弄清楚,原来还是波的事儿!”
徐开硕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各位大佬在打什么哑谜,求助的望望李成蹊,师兄也一脸沉思,却见陈师兄拿着一支笔写写画画。
这才想起,自己居然没有记笔记。
林教授站起来又坐下,望着王教授又看了看张主任。
王教授这才说:“么得关系,我们去校准一下也行,辣么多年怕是有啥子差,当年我还是刚读博,跟葛老学过撒!”
张主任虽然头发花白,但年纪也不大,和王教授一样,当年也还是学生,对于这个一直放置在地下室没有搬走的微波发射器还是信号捕集器不是很了解。
不过东西在,总能找到相关材料,就是时间早晚问题。
对身边的年轻学生,曲靖江说,“待会儿你就和小陈他们一起去看看设备,回头查查资料,尽快归拢归拢信息,除了这个在用的,看看有没有其他样机还保留着,今天的事儿我只找你,先不要扩散。”
曲靖江点头应了。
荣教授又补充道:“不要调整仪器,林教授采数的时候,我们同步复现一次实验;调整信号发射器再做一次实验,看看结果是不是不一样。”
林教授行动迅速,在内部聊天室建了一个群,因为陈初是外校,这个只有g大人能用,李成蹊和徐开硕就都进了群,后面大家就在这个群里交流信息。
张主任和荣教授去报备信息了,剩下的人在一起讨论了后面实验的安排,计划第二天上午就开始做第一个复现实验。
因为检测设备还需要准备工具,林教授和王教授也走了。
第六十九章 试验的条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