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九章 重大的实验发现[1/2页]

不完美对话 神者不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于上班的人来说,经过周末短暂的休整,周一会更累。
      学生党也如此。
      周二一大早,陈初早早地来到了实验室,培养皿里的细胞还在静静地繁殖,窗外天光刚刚露出一点晨曦,还没有亮,不到五点,醒得有点早。
      从冰城运回来的细胞已经妥当地安置在低温实验室,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进去观察了一下细胞生长。等新买的摄像设备回来安装好,有了这种可以追踪摄像的设备,就不用人来来回回地进出实验室观察细胞的生长。
      上一次小鼠实验做的比较成功,初步证明可以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但是作用机理还需要分析,结果的重复性,以及试验的不确定度和边界条件都需要明确,是否有临床实验可以验证,还不得而知,这些都需要更多的动物实验做先期的佐证。
      现在试验反应材料是充足了,试验设备和人员按照现有的条件勉强够用,但是合适的实验对象,以及量化反应过程这些都还没有。
      程峰所在的项目组据说有动物资源,不知道能不能从他们那边协调一部分过来,可是刘教授和黄教授之间关系微妙,不知道接下来的试验是不是又有波折。想着想着,陈初陷入了沉思。最近的项目进展顺利是顺利,可总觉得有些什么事情在阻挠着他,说不清楚,直觉告诉他,刘教授在避重就轻。
      陈初所在的博士后站主要的是研究古生物细胞,自从上一次大规模疫情以来,许多国家都加快了对于海洋远古病毒的研究工作。细菌和病毒比人类的历史存在的时间要久远很多,在漫长的地球生态里,人类只是其中的一朵小水花。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成果越来越多,近地的火星、金星、水星发回来的研究资料表明在这些星球的生命演化过程中,细菌和病毒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生命的起源,无机转有机的理论愈加完善,科学家们已经开始探索使用地球上现有的生物菌种改变外星球的环境。
      建立古生物细菌的数据库,探索这些细菌在生命演化中扮演的作用,以及分析推演地球生物的物种变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十年前,已经在火星上建立了自己的基地,然而,由于火星的环境不适应地球上的生物族群的发展,必须找到一种可以适应火星环境的物种,将之在火星上小规模培养,逐步改造火星。
      这个课题就是星程计划,为了给出答案。陈初的同伴们去过岩溶地带,去过深海、极寒地区,为的就是寻找适应苛刻环境下的细菌物种,培植它们,观察它们的生长属性,找到一条通道,可以使他们在火星生存。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去火星上生活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这次从冰城带回来的细菌不仅仅有弱化神经元放电的作用,陈初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这种古细菌还有一种特异之处,这种特异很有可能会弱化分子与分子之间的原子健,使得与之融合的物种变态。
      在做细菌培养实验的时候,温度降到零下100度,这种被后来学界命名bt1的细菌会携带消失不见。
      陈初试过把一块标记物放到这些细菌里,当温度下降到零下100度的时候,连同它也一并消失了。
      细菌的消失是一种时空的消失,但是那个标记物却真的消失了,物理意义上的消失,就算是温度升高回到零下40度,也并没有出现,这完全没办法解释。
      那段时间,陈初有点儿神经衰弱,他以为是自己出现了幻觉,刚刚的一切只是自己的臆想,所以当他和李成蹊一起注视眼皮子底下另外一个标记物也消失的时候,两个人目瞪口呆。如果一个人出现了幻觉,那么另外一个人呢,太不可思议了。
      这个现象是在g大的实验室观测到的,陈初和李成蹊商量之后,只把这个现象告诉了荣格教授。年近古稀还坚守在科研一线的老教授,很久没有关注试验进展,当他听说这件事的时候,激动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荣格教授让他们反复复述试验的整个过程,和他们核对每一处细节,当所有的一切再一次复现的时候,教授脸色苍白,严

第三十九章 重大的实验发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