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持下去,那势必又引起一场新的叛乱。
      这不会因为百姓们畏惧苏玄歌武力,就说不敢碰乱了。
      人家活都活不下去了,还怕你王法?
      交税也是死,不交税也是死。
      都是死,还不如死前造个反,放纵一下,也不枉在世上走一遭了。
      所以到了明年,重新把五税二改成三税一,甚至改成四税一,是必然要执行的。
      ….可这样一来,朝廷收入又要大减,能有个三百万两年收就不错了。
      但问题是,打了一年仗,不断的招降纳叛,征募乡勇,如今苏玄歌手下兵马,不仅没减少多少,反而进一步膨胀了。
      时至如今,除了原本的禁军四万余人外,他不仅恢复了地方上五万编额的府县兵,还额外设立了一只五万人左右的新军。
      以上这些,可全都是正规军,每月要发军饷的那种。
      这庞大的军队,哪怕苏国每名战兵的月工资,比其它各国普遍要低,只有区区三两银子,府县兵更是只有二两银子。
      十五万人一年的开支下来,只发工资,就要四百万两银子。
      如果再算上其它各种开销,一年军费五百万两银子,已经是保底了。
      然后除了军费外,其他各种开销,也要一百万银子保底。
      加起来就是六百万两银子了。
      所以说,到了明年起,苏国就要面临三百万两银子的赤字。
      到时拿不出钱来,就只能拖欠士兵军饷,拖欠官员俸禄,然后使得军心士气低迷,地方骚动再起,朝廷官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下低。
      而且你不给他们发钱,他们自然会想办法去要,人也是要活下去的。
      到时地方百姓的负担,又要进一步加重。
      整个苏国财政,就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之中。
      可若让苏玄歌裁军,他又不敢。
      好不容易平定了叛乱,将那些叛军中的精锐收入军中,严加管制。此时你把他们裁军,放回地方,这些人没了生计收入,你猜他们会干什么?
      落山为匪就算好的了。
      胆大一点,信不信人家又再次杀官裹民,据城造反?
      到时苏国又得再经历一场叛乱。
      也正是因此,所以哪怕知道自己财政已经负担不起,苏玄歌也只得咬着牙,含着泪,将那些叛军收下来。
      等人收下来,就得解决他们的收入问题。
      不然军队成规模叛乱,这比地方叛乱还更加可怕。
      ‘难啊。
      苏玄歌心中叹了口气,然后扭头问道:“前军到哪里了?”
      身边亲卫立刻回道:“回大王,前军已到龙城县。”
      “龙城县……”苏玄歌回想了下这个县的位置,不有微微点头:“传令大军,加快行军,快些抵达龙城,与全军会合。孤王要在年底之前,征讨西南夷。”
      “是!”
      有亲卫听到命令,立刻骑着马前往队列前后,传达命令了。
      不久,大军速度又快了几分。
      苏玄歌见此一幕,不由满意点头。
      出兵征讨西南夷,就是他解决自己财政困难的方法。
      领着大军去打那些夷人,打赢了,可以劫掠夷民,占领土地,缓解自己的财政困难。打输了,也能减少自己手下军队数量,达到变相裁军的目的。
      不管输赢,对于他,对于苏国来说,都不会亏。
      ….因此感到财政压力过大的苏玄歌,才会在刚刚平定国内叛乱的时候,就急不可耐的率军北上,准备征讨西南夷。
      这不是他不想休养生息,实在是逼不得已啊。
      “这一切,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呢?”
      苏玄歌抬头望天,眼中满是困惑和不甘。
      北边那个名为同盟,实为今后大敌的陆渊,他一直扩军,楚国都没出什么问题。怎么同样的是换到苏国,自己扩军,就弄成如今一团乱糟了呢?
      出生武林,一辈子都在和武艺与江湖打交道的苏玄歌,心中实在想不通这个问题。
      正困惑间,去见北边一个快马,飞速往这边奔来。
      “报——”
      通过了亲卫检查,那信使被放了过来,到了面前就直接下马跪倒,奉上了一个密卷:“禀大王,北边楚国有急信传来。”
      “楚国?”听到这个名字,苏玄歌眉头皱了皱,收过的信,打开来看。
      视线在密信中扫过,等看完其上内容,他的手顿时一顿,把信纸抓得皱起,但人却恍若未觉,只是一双眸子,死死盯着上面一行字
      楚大将军周青,突破先天,此时正举国贺。
      短短一行字,蕴含的消息,却震得人心神动摇。
      “周青……先天……”
      苏玄歌想起了前些年北伐时,跟在陆渊身后的那个英武将军。
      那人是多么的年轻,多么的朝气蓬勃,多么的神采飞扬。
      本该是一个后辈的他,如今竟然也突破先天了吗?
      而楚国多了他,细细算来,此时竟有了三位宗师。
      “这苍天,待楚何其厚也。待我苏国,何其薄也。”
      苏玄歌身子晃了晃,咬着牙,吐出这么一口气。
      他望着北面,天上洒落金黄阳光,只觉得在看那楚国,是这么的刺眼恶心。
      “传令下去,加快行军!”苏玄歌说道。
      “大王,刚刚已经传令加快行军了。”旁边有亲卫提醒。
      “那就再传一次命,让他们再加快速度。”苏玄歌骤然回过头来,看着那发出声音的亲卫,眼神冰寒。
      “是、是!”那亲卫被盯的害怕,颤抖着回了一声,然后逃也似的跑去传命了。
      苏玄歌望着这一幕,眼中愈发冰冷。
      楚国又多了一位先天,这对于他来说,对于苏国来说,不仅仅是自己邻国实力变强了的问题。
      更代表着今后苏国想做什么事情,都将承受楚国的压力和干涉。
      北边有着这么个强国在,他想做什么,都将时刻受到威胁。
      而且楚国实力变得更强,谁又能够保证,这次打完西南夷后,那个野心勃勃的陆渊,不会将目光放在岭南。
      巨大的压迫感和危机感笼罩着苏玄歌,让他迫切的想要做出什么改变,以应对这局势的变化。
      ‘楚国扩张的脚步太快了。现在就占了三郡之地,今年打西南夷,听闻也连战连捷,夺了大片土地。
      我苏国如果不抓紧变强,追上楚国脚步,怕是日后等双方国力变得越发悬殊后,就要面临亡国之危了。
      孤王绝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征讨西南夷,今年年底前,一定要征讨西南夷,苏国已经没时间了。
      苏玄歌咬着牙,带着恐惧和焦虑,看了一圈被连续两道军令逼迫,跑得更快的大军,视线又投向南方。
      “还有维儿,他也突破一流了,也要快些催他,让他抓紧时间修炼九川剑诀。陆渊的大弟子能突破先天,我苏玄歌的儿子,也绝不能落于人后。”
      受到周青突破的刺激,原本打算慢慢培养自己儿子的苏玄歌,此时也打算加快步伐了。
      苏国只有自己一位先天,实力还是太单薄了。
      最少也要有两位才行。
      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人坐镇国内,安稳地方。一人在外征讨,放心征战。
      此时他率军出征,其实是有些冒险的。
      “这世道,怎么就这么难呢?”
      苏玄歌又忍不住发出这声苦叹。
      .
      明月共举杯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第271章道观南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