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2章 论义和功过是非 运动失败孕曙…[2/2页]

我是光绪的替身 佛祖降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于是,平日里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一转眼成了杀人不眨眼的凶神,洋人惊异于他们的角色转变,殊不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被压抑了已久的怒火,这地火被压抑了数十年之久,今日爆发,自然要燃尽一切。只是,中国的百姓实在是太愚昧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用种种方式令百姓变得愚昧无知,此刻,在百姓遭难的时候,朝廷又不出头主持公道。那就只能把主持公道这种事让给那些不甘于平庸的人,让他们可以通过这种封建迷信的小把戏帮中国人凝聚人心,聚集力量,为自己发声代言。中国人在自己的地头被欺负了,难道还不能讨回公道吗?中国真正的伟大的力量,其实就蕴藏在千千万万普通民众之间,在此危机时刻,统治者放弃了民众,自然会有别人来带领。
      如果说滥杀无辜是洋人自己惹的祸,封建迷信是朝廷的错,那扰乱社会秩序呢?这又是谁的错?这其实是农民的局限性所引发的必然后果。农民毕竟是农民,他们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论护理庄稼,他们在行,论行军打仗管理社会事务,他们则完全不懂。农民们一生所学所知不过是《三国》《水浒》《西游记》,《说岳》《说唐》《杨家将》,他们太不了解社会管理了。他们不懂得,任何一件正当的事,一旦闹大,势必会有各路势力掺杂其中,地方宗族、流氓团伙、道会教门,各方势力掺杂之下,凭农民自己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掌控事情的发展方向。杀教民时,会有人谎称自己的仇人是教民,借刀杀人。分教产时,便会有人假称自己被教会掠夺了财产,顺手牵羊。教习拳术时,更有人趁机耍把戏搞阴谋攫取权力。农民们根本无力进行辨别,也无力组织起一个纪律严明、赏罚明确的组织。鱼龙混杂之下,就是清白人家也会遭到厄难,社会秩序安能稳定?
      最后说说义和团会怎么失败。因为满清朝廷本就不是个忠诚本分的好人,倒是个善变的恶人。满清朝廷心中唯一所想的,便是自己的天下,自己的富贵。百姓之生死,若与王室贵胄的江山富贵无关,他便毫不理会。满清朝廷到了今日,传到太后手上,此心尤盛。毕竟太后已经六十四了,亲生儿子也死了,她只要自己生前富贵,怎会管死后的洪水滔天。六十大寿如此,甲午战争也是如此,只要能保住权势富贵,国家利益,百姓生死,皆视为无关紧要之物,丢了也毫不可惜。因此,对于义和团,当其势弱之时,便让督抚剿灭,以免损了自己的江山富贵。当义和团势大,且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难以剿灭时,便假意赞许,图谋利用,想着用义和团去对抗洋人,令其两败俱伤,自己则从中渔利。
      而从之前的三点分析可知,义和团空有其名,既无组织,亦无纪律,手中无先进兵器,脑中无先进思想,在洋人有组织有纪律有兵器有思想的进攻之下,将毫无抵抗能力,只剩下一个被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结局。而朝廷呢?见洋人势大,义和团式微,势必调转枪口,配合洋人剿灭义和团,以期从洋人手中保全自己的富贵。
      可怜我中国百姓,外受洋人欺辱,内遭朝廷压迫,徒生生将性命化作柴火,只能燃尽满清气力。
      那为何后世官方依旧肯定义和团运动呢?我思索良久,回顾了一下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顿悟原委。义和团运动的发起者和主要参加者是破产农民和破产的手工业者,他们是华北地区最基层的民众,他们的行动表明,最基层的百姓已经开始觉醒了,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所在,自己的敌人所在。他们在面对危机和敌人的时候没有束手待毙,他们开始采取了行动,他们用自己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组织了起来,希望挽救自己的命运。虽然他们失败了,可是他们没有灭种,他们从这次失败中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社会,开始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开始寻找其他的道路来救中国,救自己。经历过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之后,中国的农民知道了传统的农民起义和封建迷信类的排外活动并不能挽救自己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他们必须另寻他路,寻找一条更正确更有效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总的来说,今日,中国的穷苦百姓基于自身的悲惨遭遇,产生了反抗帝国主义的意识,但他们不懂得如何将自己组织起来,也缺乏组织性纪律性,更槽糕的是,他们依旧对封建王朝抱有希望,忽视了朝廷背叛自己的危险。但这些因素并不妨碍义和团运动成为一次伟大的农民觉醒运动,义和团虽然失败了,但农民觉醒了,他们知道了自己所缺乏的是什么,并因此有了前进的方向,这,就是义和团运动伟大的历史意义。
      最后我要指出,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是压在中国农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全体中国人必须齐心协力彻底推翻这两座大山,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破开黑暗迎光明。我们中华社,愿意成为这个领路人。

第102章 论义和功过是非 运动失败孕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