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华民军,士兵四两,军官五两。我们还有伙食费,剩下来的还能分。账目公开,保证发饷。”
有些看热闹的问:“你们有枪没有啊?”
“有有有,有五把枪,更多的枪马上就到。”
“才五把枪,这么多人用什么啊?”
“当兵先训练队列和勤务,用不着枪的。”
“当兵不就是图个开枪吗?什么队列,能开枪就行了。”
“打仗可不是光开枪就行了。队列,阵型,比开枪重要多了,别人一百人整齐地过来,你没有队列,就是一人打一百人,打不过的。”
“哪那么弯弯绕绕,打仗不就跟村里打架一样,大家冲上去打就是,人多就能赢,谁有枪谁赢。你们说是不是啊?”
众人纷纷附和。
冯邦从没遇到这种情况,气得满脸通红,胡世炎说:“别理他们,别跟他们说这么多。我看还是**的办法好,就说有多少钱,那些呆不住的自然就跑了。先把人招进来再说。”
李三大也说:“是啊,你看这一上午了,一个人都没招到。”
冯邦在桌子后面转了几圈,说:“好,我就不信了,四两一个月,我还包吃包穿包住呢,会招不到人?”
于是冯邦也改变策略,喊道:“招兵啦,士兵每月四两,包吃包穿包住,走过路过别错过。”
“当兵要干什么呢?”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摇着纸扇走过来问。
胡世炎上下打量了他几下,说:“兄弟,当兵很苦的,要跑要跳,还要在泥地里爬,我看你是读书人,就去找点文书的事干吧,这种脏活累活你干不来。“
书生说:“你们不是招兵吗?怎么我来了还不要呢?读书人就不能弃笔从戎吗?”
冯邦说:“兄弟,当兵苦,你愿意当兵吗?”
书生摇了摇纸扇,“咻”地收起来,说:“我叔父让我来这里投军,自然是不怕苦的。不过,我可不当兵,我要当军官。”
“当军官?嗯,也行,你既然识字,可以当书记官。兄弟大名啊?”冯邦问。
“在下徐破洋,家祖徐寿,家父徐建丑,家叔······”
胡世炎打断了他:“我们当兵不查身世,只要愿意接受中华社的领导,遵守民军的宗旨便行了。”
徐破洋撇了下嘴,便签字入了军了。有了第一个,后面的就有人跟上了,一天下来,也招了五十多个人。两个连在校场分左右住好,徐破洋拿出一本书来,指挥起大家来:“一百人每天需要米若干,油若干,菜若干,盐若干,衣物被褥帽子若干,绑腿带若干,干粮袋若干,大铁锅若干,碗筷若干,枪支弹药呢?哦,还没有,那先搞好生活吧。”
冯邦把书翻起来说:“你这是什么书啊?《兵学新书》,这书哪来的?”
徐破洋拱手说:“我叔父徐建寅写的。”
“呦,看不出你还是军旅世家啊。让我看看,唔,编组,队列,号令,进攻,防御,侦察,巡逻,写得还挺细的,跟我在法国学的一样,可惜了,我的书掉江里了。对了,吴先生说了,连队里要有一个教员,我看就由你担任教员吧。”
“遵令。”
只用三天时间,两个连队便招满人员,开始列队训练了。吴大佛听到这个消息,跑到校场,检阅了两个连队,虽然队列还是稀稀拉拉,但好歹有些组织起来的样子了。
吴大佛说:“各位战士,你们,是中华民军的第一批战士,是中华百姓的第一支自己的军队,你们一定要服从中华社指挥,牢记民军使命,严格遵守纪律,学习战斗技术,保护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你们学好了本领之后,还要去各个村庄,教那些村民们如何组织起来保护自己。军队不能没有百姓的支持,百姓也需要军队的保护。我们来自于百姓,我们也要回归百姓,与百姓成为一家人,就像鱼和水一样,军民鱼水一家亲。各位战士,我们要推翻满清朝廷的腐败统治,我们要推翻封建地主的剥削压迫,我们要打倒贪婪无度的资本家,我们要从帝国主义者手中解放全人类,我们远方的目标是光明的,我们脚下的道路是漫长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抱着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实现这些伟大的目标。中华民军万岁!中华民族万岁!“
“万岁!万岁!万岁!”战士们也都随着欢呼起来。
第96章 众人学民军宗旨 书生荐兵学新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