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结束,念夏成绩尚可,文科排名年级第二,年级第一是陈博安。
没过多久,班主任王丽老师再次对陈博安的位置进行了调动,把他又调回了原来的座位。
尽管不知王老师寓意何为,但孙安晴和林铮都大大地舒了一口气。
没想到的是,换回座位之后,陈博安还是会拿题目给念夏做,方式仍然简单粗暴,提前把题目写在便利贴上,然后拿给她。
念夏回复的方式也是有样学样,苦思冥想之后,列出详细步骤,然后再一言不发地放回他的座位上。
令念夏感到好奇的是,明明是年级第一的陈博安,怎么会时不时有那么多不会做的题目。
后来,经过一番数据分析,她才知道,陈博安是超级文科脑,语文、英语、政治、历史,都可以超乎寻常地接近满分,他正是凭借这一优势,才站稳了文科前三名的脚跟。
而念夏则不同了,她文科虽然很好,但没有好到像陈博安那样极致的状态,幸亏她理科学得不错,所以成绩正在稳步上升。
下一个上升的空间,就是文科年级第一名。但是,按照目前陈博安学习理科的劲头,想要超过他,实属困难。
……………………
月考结束后的第一周,十班的物理和化学纷纷换了老师,由原本两个青春靓丽的女教师,换成了两个四五十岁的男教师。至于原因,小道消息说,女老师们从来没有辅导过高考,平时教学虽然很优秀,但让她们助攻文科实验班的小高考,实在是有些冒险了。
于是,教务处会议讨论,从高一年级中抽调两个之前从高三年级下来的老教师,他们身经百战且抗压能力强,让他们接手实验班的教学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经过一周的学习后,十班的学生简直是叫苦不迭。
先说这位化学老师,姓何,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头发已然花白且稀疏,平日里不修边幅,连着一周穿着一模一样的夹克衫,那颜色明显是多年水洗后严重掉色的效果。他平时上课只带一本教科书,且不用幻灯片,整节课板书可以来回擦写三四遍,由此可见此人教学功力之深厚,据说他当年还是通过包分配来到江州一中的。
惹人发笑的是,何老师发音不准,大概是年纪比较大的缘故,他讲普通话,带有浓重的本地腔调,将“氯化钠”读成“鲁话哪儿”,把“双氧水”读成“涮羊水”,让学生们听着实在是头疼。尽管别人听他讲话很费劲,但他自己讲起话来确实速度极快的,他认为实验班的学生,就应该接受他这样的速度,他这是“争分夺秒,绝对不能浪费课堂上的时间”。不过,这个倒还能被容忍。只是,每当他讲到激动昂扬时,何老师就会止不住的口水乱喷
第74章 化学老师物理老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