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以南,再来跟金人谈判、讲和……”
赖子保和戴明惊讶不已,他们异口同声道:“如此说来,赵构和金人是在一唱一和,金人的目的是要把李纲大人赶出建炎朝廷,否则没有胜算的把握,只要是李纲离开南京,金朝就可派出杀手……”
龚宏宇点了点头,又道:“怎么样,都理解了高宗皇帝前后矛盾的做法吧?”
“我不理解,他高宗难道不希望李纲大人被金人杀死?”
“戴捕头问的好,赵构和他的父亲、大哥一个样,就是在关键时刻要有个能臣出来保他们的江山和人头,而李纲就是能够保住他们江山和人头的那个能臣。”
小郭子问:“兄弟又是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难道是因为兵书《松经》的原因……”
“别问了,快赶路吧!我们还是要抓紧时间办事情,虽然高宗和孟氏没有要求我们何时回去,可为弟的心里放不下主战的领袖李纲大人。”
小郭子很想把高宗、太后让他为自己父亲报仇雪恨一事,说给龚宏宇听,可话没出口又给自己吞吞吐吐地咽了回去。
“替父报仇雪恨,乃为人之子的应尽责任,郭子敏老师为人正直,他是因为保我龚宏宇的父亲龚自生才被时任军府熊和贵给陷害之后,跳河自尽的,而所有的孬主意全是熊和贵的师爷陈世明给出的,就他熊和贵那也是被自己的师爷给害死的,所以,我赞成杀了陈世明,为你我的父亲报仇雪恨。”
小郭子无比难过地大声吼道:“可那真正的杀人凶手是被金人俘去的糊涂皇帝,是他赵桓当皇太子时要追责我郭东桓父亲的……”
见小郭子愤怒不已,龚宏宇安慰道:“钦宗是做了一件糊涂事,兄长出生时他还不是皇太子,也正因为这样,徽宗赵佶才要让你进宫当太监,去服侍元?皇后孟氏,以确保兄弟的人生安全。”
“没事,吼了几声,我已经好多了,还是兄长您说得对,钦宗皇帝已经是够倒霉了,据说他被金帝完颜晟派人扔进了干枯的深井里,每天只能看着锅盖般大的天空,坐井观天,实乃汉人之奇耻大辱。”
要进军城了,军府的衙门口想起了热热闹闹的锣鼓声,吕晃带着军府的一般人早已站立在府衙门口的两旁,而建州知州徐庆华则像个指挥官,他上蹿下跳、心急火燎,看似忙得没有丝毫的空闲时间。
然而,小郭子、龚宏宇等人并没有来到军府的衙门,因为他们在南关的商场路口,看见了正忙着扫地的诉讼先生刘云鹤。
“刘先生,我是赖子保的呀,曾在刘来水太尉的身边当过了他的军事参谋。”
刘云鹤指了指戴明道:“他认识,军府衙门的戴捕头。”
戴明连忙点了点头。
刘云鹤又转身询问赖子保:“这两个年轻人何许人也,他们可是朝廷的清官?”
赖子保看了看龚宏宇,而后又看了看元帅身边的小郭子。
见二人都点了头,赖子保才小心翼翼地走到刘云鹤的身边,轻声说道:“那边个子大一点的是龚自生的儿子龚宏宇,这边个子稍微小一点的是郭子敏的儿子郭东桓,刘先生是否有话对他们说?”
没想,刘云鹤随即用扫帚将赖子保用力扫开,并竭尽心力地愤怒吼道:“赶紧滚开,老子是玉皇大帝派来的刘大元帅,迟早要把你们这些罪恶滔天的贪官污吏全杀死……”
此时,一个摆土特产摊子的和平人,看了看周围小心翼翼地说道:“你们几个人是干什么呀?惹他一个疯疯癫癫的人做啥?赶紧离开吧!这个刘疯子你别沾他,谁沾上了谁倒霉,这不,前几日,西门菜市口就被杀了两个与刘疯子相关的武官,听说,二人还是邵武军府的守城官员。”
龚宏宇一下便知被杀的人,姓甚名谁,他让赖子保领着小郭子先去军府的衙门,而他自己却和戴明捕头,悄悄地盯着刘云鹤,他相信诉讼先生没有疯,从他的口中一定能够得到刘来水太尉和裘冬生副将的真正死因。
刘云鹤只是为当年被熊和贵、陈世明、张美艳、游瑞平一起陷害的洋塘富人龚自生老爷写了一份上诉的状子,说了些公道话,其中也牵扯郭子敏父子,因他向诉讼先生提供了铁证,可就这般,给自己的刘家带来了祸害。
当年的宋徽宗是不许别人说到郭家的那桩案子,他认为,这是皇太子赵桓最不该出现的一次错误,因为郭东桓出生取名后,他赵桓还不是皇太子,东桓二字又跟赵桓有何关系?可赵桓还是瞒着父皇,令自己的心腹高俅、黄潜善来彻查此案,结果是郭子敏还没等高俅、黄潜善来到邵武,他就在洋塘的中码头跳河自尽了,而郭东桓也正是这个时候被宋徽宗派人接去了京城当太监,赵佶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不能让郭家有后,杜绝冤冤相报,二是自己愧对元?皇后,让郭东桓服侍孟氏,以缓减自己心中无比愧疚的心理压力。
第104章 一唱一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