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扬,您又怎能在如此繁华的大街上说起自家的丑话呢?再者,熊和贵怎么说也是大师兄的外甥,今天说这话不合适。”
我和你吕慧不一样,你和李纲是情投意合,当初还是你们两家的父亲有远见,瞅瞅,这都两个孩子的妈妈了,看上去,还像个十八岁的姑娘哩。
吕慧笑道:“嫂子也可以丢掉烦恼,那些男人们须做的大事,我们女人们最好不要插手……”
谁知吕慧的话还没说完,徐氏又呜呜呜地哭泣起来。
嫂子怎么了?是我吕慧说错话吗?
“没有,是你嫂子自己的心里太难受,潜善去河北都有一段时间了,怎么还没写信寄过来,他是不是已经变心了?”
吕慧又笑道:“我就知道嫂子是刀子嘴,豆腐心,不过,今后可别在有人的地方提那种糗事了,男人都是要脸面的,我相信嫂子今后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他都能做,我为何不能说?”徐氏不依不饶。
吕慧反问道:“大师兄都做了些什么?难不成还是之前那桩糊涂事?”
徐氏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妹子,你的大师兄是不是因为河北那边有女人,所以,他才不写信回家了”
“任何结果都是有可能的,依我吕慧的估计,大师兄此次到河北任兵马副元帅,很是蹊跷、诡异,他一个文官又哪会带兵打仗?再说,你大师兄历来主张什么问题都可以放到桌面上谈,最终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协议,万万不可诉诸武力,他一定是有什么迫不得已的苦衷,或是寄出去的信件被人截去了。”
郑氏和吕慧一样,也都深同感受,她哀叹道:“讲实话,说他娶外甥的女儿张美艳为妻,那只是一时的气头话,万事都有个曲折、来回,何况是他那个不争气的大外甥惹出来的祸。”
黄潜善去河北也算是有一段时间了,他就真没写封信给自己的家人吗?这话说出去有谁相信?那么书信去了哪里?河北那边又为何要堵截黄潜善寄出来的每封书信?
且说,当黄潜善审讯完那些跟着太上皇一起南逃的官员们后,钦宗就对他刮目相看了,赵桓笑着说道:“黄大人的做事效率实在高,没几天功夫,这南逃的案件就全部搞定了,既保住了皇室的脸面,又提高了军民的士气,实乃我大宋皇朝的良臣也。”
没想到的是,那全国各地的王爷们,见赵构在河北搞得是风生水起,不但从广平郡王升为广平康王,还兼任着河北兵马大元帅,于是众人说好时间,大家要一起叩见皇帝。
太监灵宝从站在前排的一个王爷手上拿来了奏折,钦宗近睛一看,上面写道:“九弟赵构只是到了一趟金国黄龙府与金人签订了一份议和的文件,皇上您就将他从广宁郡王升为广宁康王,进而还兼任着兵马大元帅,倘若哪一天,他赵构对皇上的施政有所不满,就会领兵起义、造反,到那时,皇上可就后悔都来不及了,大家皆为宋徽宗赵佶的儿子,又凭什么要来个三、六、九等?”
钦宗看了看奏折后,气愤说道:“你们先前就像今天一个样,合在一起整垮李纲,李纲是被搞倒了,可结果呢?却是白时中和李邦彦捣得鬼,这两个宰相正经事儿不做,偏去和金人穿同一条裤子,朕幸好当时还留有一手,否则,大宋皇朝的美好江山就要被这两个奸细送给金国人了,而现在你们又来这一套,想要挑拨朕和九弟赵构的是非……”
众人一听,全然跪地,大声叫道:“皇上,赵构和李纲不同,赵构可以打着皇室的旗号夺您的江山,而李纲则不能,因为这是我们姓赵的大宋,而不是他李姓的大唐。”
第57章 三六九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