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自己的内心会稍微好受,他本想从天门山进入太上清宫,路途也会更近一些,没想却能在此救人一命,算了,我也不去什么道教的发源地——龙虎山的太上清宫学习什么道教的真本事,就去江苏南京的朝天宫,那儿离苏州近,也可抽空看看表妹。
“你别和我比,人的属相八字不同,命运前途也就不尽相同,或许你邱兄弟去了太上清宫,所致的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再说,这龙虎山的道教场所又不止太上清宫一个,还多着哩!”
邱正和长吸了口气后,深叹道:“算了,就别再劝我了,您还是想一想日后的自己吧。”
“若是我王老志的将后真如师傅钟离权的所言所语,能当大宋朝廷的一品国师,就一定不会忘了你邱正和兄弟的救命恩情。”
邱正和一听,万分感动,便提议要跟王老志结拜兄弟,而王老志也正有此意。于是两个人仰天俯地的宣誓了一番,王老志年长是兄,邱正和年小为弟。
王老志来到了京都汴梁发迹之后,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救命恩人邱正和,于是派人四处打听他的情况,一有机会便要报答邱兄弟的天大恩情。
其实,王老志**良家女儿一事,则是由钟离权道长和太上清宫张怀远道长合在一起表演出来的一出“好戏”。其目的就是考验徒弟王老志。钟离权从芭蕉大扇里看到了这番情景后,对此很是满意,说他王老志历经了两个月多时间的长途跋涉,才从山东濮州临濮走到了江西鹰潭贵溪,一路上,他始终都没拆开信封的这股念头,如此让师傅钟离权大为感动,于是,决定要认真帮助自己的新徒王老志,让他顺利当上宋王朝的国师爷。
且言,王老志搬到了懿肃贵妃王氏居住的宁安宫时,王氏的女儿柔福帝姬还不到半岁,大儿子赵楷去辽国当人质,小儿赵植又是得了像癫痫一样的怪毛病,王老志的到来,还确实帮了宁安宫的大忙,只要是孩子们有个头热发烧、四肢发凉、抽筋腹痛等症状,他所化过的符水一旦喝下肚里,病就好像给拿掉一样,对此,宋徽宗是万分感谢,可宁安宫的这一变化,也引起了皇后郑氏的极为不满,她在徽宗面前大胆猜测,说王国师和王贵妃的关系不清,可显肃郑氏几次都让人偷偷探查无果而返,加上徽宗当时执意要让三儿赵楷立为大宋王朝的皇太子,偏袒一方,致使懿肃贵妃王氏成为后宫的众矢之的。当然,也成为了皇室贵戚和文武大臣们的议论对象。
最后的结果是徽宗皇帝向皇室和大臣们妥协、投降,当时选择三皇子为太子的大臣们,当赵桓称帝后,他们没有一个好下场,而选大皇子为太子的大臣们则是有的升官发财,有的逢凶化吉,逃过一劫,真可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王老志是个很善于投机的道仙,当皇太子人选还不明朗时,他就借口要帮皇帝、娘娘们练不老仙丹,或是要给有病的皇子、公主画符治病等等借口敷衍过去,因而,他没有涉及到皇太子之争的站队中去,当然,这也是他王老志为何不能像钟离权的大徒弟吕洞宾那样能够得到成仙的主要原因。
有人说,懿肃贵妃王氏是山东菏泽郓城人氏,王老志是山东濮州临濮,两地相隔好几百里,可后宫的乔贵妃却说了,道仙姓王,贵妃也姓王,他(她)们或是至亲,或是堂亲,在还没有找到真凭实据的情况下,是不能放松对二人的警惕。其实贵妃王氏只把自己出生的秘密告诉了徽宗皇帝,因而王老志才得以徽宗的无比宠护和万分信任,直至他赵佶退位,成了道君太上皇为止。
第53章 众矢之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