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陈师爷,他可否从后面跟了上来?”
见到熊和贵,师爷连忙跟他眨了眨眼睛,暗示老爷要赶紧离开邵武军府。可熊和贵不到黄河心不死,他要看看这个朝廷钦差是如何给他定罪的?
没看到老爷逃跑,倒是见他朝着自己走了过来。陈世明哀叹道:“老爷,您再不跑,可就没有机会了,皇帝不但要龚自生的人头,削减主战派领袖李纲的傲气,他也要杀贪官污吏的熊和贵,给主战派和宋皇室一个交代。”
“师爷也认为我熊和贵是贪官污吏?”
“为了得到自己心仪的女人,便制造冤、假、错案,这算不算是贪官污吏?为了杀掉龚自生,竟然派师爷用重金、宝物等贿赂白、李宰相,赃物现今还留在大理寺的仓库,可知,白、李投靠敌国,陷害李纲,罪不可恕,老爷可想一想,那钦宗皇帝又岂能放过讨好主战派李纲的绝好机会?”
“罢了,罢了,都是本府平常做孽太多,现在也只有倚靠女儿熊美艳和舅舅黄潜善了,看他(她)们是否看在亲情的份上,能帮我熊和贵逃过此难?”
钦宗将黄潜善留在京都审理南逃官员,那是有特意交代过的,将张邦昌以钦差的身份派至福建邵武,调查龚自生元帅无旨出兵的案子,当然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在前往福建邵武之前,钦宗召张邦昌一人来到福宁殿,他说道:“真是辛苦张爱卿了,从金国回来后不久,又要叫你前往福建邵武,可朕思来想去,就是找不到一个可靠之人,也只好让张爱卿再次幸苦一趟。”
“皇上,这都是下官的荣耀呀!不过有些事还得皇上先给下官一个明示,怕是万一有什么闪失,那下官可就罪大了。”
钦宗拍了拍张邦昌的肩膀,愉悦说道:“朕就喜欢像爱卿这样的聪慧之臣。”
“聪慧之臣不敢当,下官就是个死脑筋,拼死都要为了皇上。”
钦宗等的就是张邦昌这一句话。他连忙道:“朕虽没和国师王道仙存有矛盾、疙瘩,但留下他终归不好,王道仙毕竟是父皇当年的国师,况且,他与蔡京父子生前的关系都不错,还和父皇的懿肃贵妃王氏不清不楚,如果朕还在用他,世人必然存有异议,因此,朕已让人将他送至山东濮州临濮,但他临走时却给朕推荐了一个道人,这道人就是福建邵武洋塘顶子山道观的道长邱正和,说是他邱正和道长能够帮朕排忧解难。”
“皇上的意思,就是让邱正和来顶替王道仙,这个很简单,下官一定会把圣旨带到。”
张邦昌领完旨意,就急谢恩走人,可万没想到的是,太监灵宝又要让他返回福宁殿。
“爱卿既然是出远门,就把你那个还没有名分的女人带上吧,她或许能帮爱卿完成任务。”
张邦昌原本就有这样的想法,可现在是皇上开了金口,因此,他也就无所顾忌,将美艳随在身边。
张邦昌的老婆打算送丈夫一程,可篷车上装有新人,因此,他只能找了个借口给搪塞了过去。
王道仙原名王老志,濮州临濮人。初为转运小吏。服丹药发狂,弃妻子出走,为人善卜吉凶,以此闻名。
王道仙是因为救了十二皇子赵植一命后,才被宋徽宗看中的。而此时的大宋国师林灵素正因与皇太子赵桓抬杠、生气,并预言宋徽、钦二宗的将后不得好死,得知此事后,宋徽宗一气之下,便让王老志取而代之,将林灵素贬回了老家浙江、温州。
初始,王老志只是被蔡京请到了太师府暂住,他和蔡京的关系甚好,多次劝导太师别锋芒毕露,还预言太师最终是被自己的家人打倒,当时的蔡京并不是很相信,只是笑了笑,当作闲逸之时的话料而已,可在蔡府还没住上半年,徽宗就叫自己的心腹太监邓应保去通知王道仙,让他移住“宁安宫”,徽宗是这样给皇室说的,“因为十二皇子的病还没断根,一有苗头,他王道仙也好随叫随到。”
第52章 锋芒毕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