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身为钦宗身边的重臣,不能与社稷和朝廷共赴患难,反而唆使太上皇离京逃跑。引起民众愤怒,将士哗变。赐其自缢,立即执行。高俅南下逃跑,但尚知悔过,还劝众人返回汴梁。故而撤其职务,留京养老。梁师成因回京举报有功,所以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以观后效。
其实这些逃跑人员一回到京城,就各自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梁师成是南逃官员中最聪明的一个,当钦宗派出的钦差宣读圣旨,要南下随太上皇逃跑人员回京都汴梁时,他就打听到了此时的京都汴梁已经解围,便和几个随从快马加鞭地往京城跑来,一到京城就学廉颇来了个负薪请罪,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全都抖落出来。把垃圾、浊水尽往童贯和蔡攸的身上倒去,说得自己是满脸希哩哗啦的泪水,还着实让人可怜、同情,他心想:自己犯下如此大罪,没有随蔡京而去,已经是钦宗开恩,皇恩浩荡,自己没有太多的奢求,能求一命,便是祖宗坟前烧高香了。
梁师成在当年立皇太子时,他就和王黼唱反调,力挺赵桓成为皇太子,现在看来,他这一注,算是彻底赌赢了。
而高俅有先见之明,到了半路就回来向钦宗皇帝报到了,他虽然和蔡京走得很近,但在为人处事方面恩怨昭显、青白分明分明,就连李纲和黄潜善都为他说话,据传他能及时返回京城,和李纲的善劝是分不开的。
而童贯和蔡攸二人,当知道微宗写下忏悔书把南逃的罪责都往他们身上推的时候,心就凉了半截,知道大势已去,就等着钦宗皇帝宣判自己的死刑。
且说,太宰张邦昌和熊美艳经过十来天的蓬车颠簸,终于走进了邵武的军府。
见是朝廷正二品文官走进了府衙,熊和贵慌忙出来,跪地迎接。
张邦昌一边将熊和贵搀扶了起来,一边微笑着说道:“在官场上,我张邦昌是你熊和贵军府大人的上级,可从辈分上来讲,您熊大人则是我张邦昌的泰山。”
张邦昌随即跪地道:“泰山大人在上,小婿邦昌在此有礼。”
“这般不行,我熊和贵是朝廷的命官,理应按大宋的规矩来敬重大人。”
此时,陈世明走了进来,他嘻嘻嘻地笑着说道:“依老朽看,太宰和军府的年龄不相上下,你们也不要按什么辈份称呼,张大人是皇上派到我们邵武军府的钦差,还是叫钦差大人更为妥当,对此,老爷的意见又是怎样?”
熊和贵连忙附和道:“对对对,就叫钦差大人。”
“上次进京的人,可是这位老者?”
“回钦差的话,他就是本军府的师爷陈世明,上次没能见到您张大人。”
张邦昌瞬即不悦道:“陈师爷做事欠考虑,可知你们军府送给白时中、李邦彦的厚礼,如今放在哪儿吗?那些重礼已经存放在大理寺的仓库里。”
熊和贵也生气道:“师爷都一大把年龄,做事也不动点脑筋,现在好了,这送礼都把祸给送回来了。”
张邦昌哀叹道:“也不能全怪陈师爷,要怪就得怪我张邦昌,是邦昌被吾皇派去金国谈判了,否则,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熊和贵急忙问:“可有什么补救办法?”
“想办法把你们送去的重礼,再从大理寺的仓库中拿出来,否则……”
熊和贵又是一阵哀声叹气,埋怨道:“都不知你陈师爷是做了一些啥事情?”
第45章 前车之鉴[2/2页]